跑步傷梨狀肌 引發下背臀部痛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17日

【明報專訊】有沒有試過跑步之後,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有痠痛感,而且持續一段時間,以為只是做完運動後的普通肌肉痠痛,三數天後就會消退?結果卻發現愈來愈痛!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當它受傷、勞損,可導致坐骨神經受壓,引起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疼痛或麻痹。為何跑步會傷及這一組臀部深層肌肉?如何預防?

梨狀肌綜合徵(Piriformis syndrome)是由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痛症。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連接薦椎和股骨大轉子。梨狀肌受創傷或發炎皆是導致該肌肉壓迫坐骨神經的原因(圖1)。常見痛症範圍包括下背、臀部和大腿後側。研究顯示,約6%下背痛與梨狀肌綜合徵有關。另外,女性更容易患上梨狀肌綜合徵,機率約是男性的6倍。

負責穩定髖關節 跑步支撐受壓大

在跑步過程中,梨狀肌主要負責穩定髖關節,以及控制髖關節外旋的動作。當梨狀肌過勞,便有可能出現腫脹,甚至發炎,從而引發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與跑步姿勢息息相關。跑步姿勢可以簡單分為兩個周期,支撐期與擺動期(圖2)。在支撐期,梨狀肌在臀部眾多肌肉中負責髖關節穩定,尤其在支撐期前半部分,梨狀肌為了穩定髖關節以至整個軀幹,受到的壓力特別大。若盆骨或髖關節容易搖擺,例如髖關節內收和內旋,梨狀肌受傷的風險特別高。另外,臀中肌(圖3)無力亦會增加梨狀肌的壓力;再加上,步距愈大,梨狀肌及其他臀部肌肉的力量需求會愈大。

以上原因,皆會增加梨狀肌綜合徵發生的風險。換言之,了解清楚自己跑步姿勢的不足並加以改進,有助減低患上梨狀肌綜合徵的風險。

文:許培權(物理治療師)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