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見:「躺平」應對珍珠疣?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17日

【明報專訊】最近從很多不同媒體,看到很多社會上有分量的領導人提到「躺平」這個詞語,大部分都跟預防新冠疫情策略有密切關係。

躺平主義的興起,要追溯至2021年,在網上開始流行。這是形容內地一些「90後」和「00後」年輕人,他們對於經濟下滑,社會階層缺乏流動的不滿,與其跟隨社會期望堅持奮鬥,不如選擇躺平,無欲無求。以我觀察,這並不是一個新現象。早在2014年日本及2018年台灣和香港,在中文網絡上都出現過「佛系態度」這種理念。同樣地是指什麼都可以,看淡一切,一切隨緣。

但近來「躺平」的意思好像有點改變了,似乎用來反對不同意見。最近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人提倡在夏天應放鬆檢疫措施,例如放棄圍封強檢和學校每日檢測。此舉雖然會令每日個案即時相應增加,但在不大幅增加入院和重症個案下,而社會上對抗新冠病毒的混合抗體水平能提升,再加上如果政府同時可以增加資源,派工作人員到有需要的長者和有長期病患者家中替他們接種疫苗,當冬季來臨時,相信香港會比以往做得更好去迎接新一波疫情。

但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對社會混合抗體水平似有保留,覺得這仍然是在理論階段,香港政府不應「躺平」。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也作出回應,雖然這仍是在理論層面,但新加坡和英國實踐得真的很好。

大家對科學證據產生不同見解是很正常,但問題是要解釋清楚,究竟欠缺什麼或還需要什麼,局長才滿意進入實踐的階段呢!只是一句不能「躺平」,相信大家都未能明白局長對箇中問題的疑慮。我真希望不會再出現新一波疫情,但不幸如果真的出現,再看看新加坡、英國和香港的疫情,到時大家就知道誰是真正「躺平」。

珍珠疣或兩年內消失

皮膚病中的傳染性軟疣(又稱珍珠疣),通常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發病時一般會有數十粒,分散在身體上,可在醫院或診所做液氮冷凍治療,每隔3星期輕輕噴1至2次就可以。但因為傳染性很高,新的粒粒很快出現,所以最快要幾個月才可以完全清除。

對一個10歲以下的小朋友,要多次到診所或醫院接受冷凍治療,是多麼痛苦呢!家長也同樣承受很大壓力。其實可否「躺平」,不接受治療呢?是可以的。因為這個病沒有危險,軟疣可能在半年至兩年內消失,但問題在於珍珠疣消失前或許會愈來愈多,也會在家中或學校傳染給其他小朋友,更會對感染者產生負面心理影響等,所以最後大部分家長都會選擇治療。

文:黃偉傑(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珍珠疣 軟疣 檢疫措施 躺平 黃偉傑 膚見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