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精神科藥不是「懵仔丸」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一般人聽到精神科藥物都會害怕,擔心是「懵仔丸」,有些本身焦慮的病人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諱疾忌醫,身心飽受煎熬。

讓我們先了解精神科疾病的分類,然後再認識精神科藥物怎樣發揮作用。精神科疾病主要分兩大類,包括焦慮症、抑鬱症等比較輕微的都市情緒病;以及躁鬱症、思覺失調等比較嚴重的疾病。

焦慮症、抑鬱症,跟外間壓力、病人的思考模式和性格等有關係,當壓力持續而得不到紓緩,便會影響腦部傳遞物質,最廣為人知的是血清素。當這些傳遞物質出現混亂,便會產生焦慮和抑鬱的症狀,例如情緒低落、不能放鬆、各種身體不適和失眠等。

副作用因人而異 慢慢調節用藥

躁鬱症和思覺失調等精神病遺傳因素比較高,但即使沒有家族史亦有可能病發。這些疾病跟腦部一種傳遞物質——多巴胺有關係。病人腦部這些傳遞物質出現混亂,因而產生情緒亢奮、思想混亂,和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

這些精神科疾病共通點是腦部傳遞物質出現混亂,而精神科藥物便是透過調節這些傳遞物質以紓緩症狀。

回到正題,大家最關心是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大家要記住最重要一點,精神科藥物的副作用是因人而異。如果一隻藥物配合你的體質,你甚至不會感到副作用。但如果那隻藥物適應不了,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疲倦、病情得不到紓緩,甚至反過來更焦慮。

醫生沒有可能預計誰人服哪一種藥會或是不會出現副作用。因此,調校藥物是一個過程,有很多病人第一次見完醫生,服藥後病情好轉,減少了強烈而不適的情緒和失眠等問題。當然,藥物亦有可能不適合;這個時候不用害怕,以平常心面對,只要下次再告訴醫生,由醫生為你調校藥物。

例如,服藥後出現疲倦的症狀,可以先觀察幾天,很多病人可能會適應,而如果真的不能適應,下次覆診時告訴醫生再調校便可以了。因此,一般在病情未穩定的時候,需要比較頻密覆診,可能1至2星期1次,以觀察病情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有些病人害怕上癮。其實除了安眠藥和鎮靜劑外,抗抑鬱和抗焦慮藥是不會上癮。意思是,不會因為曾經服用這類藥物而不能停藥。停了藥會不會復發則視乎外間壓力和思考模式,而不是因為曾經食藥而產生倚賴。

亦要留意,如果情緒病一直沒有處理,情緒病本身亦會帶來問題,例如影響身體和人際關係。

因此,只要跟醫生配合,最終大部分病人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藥物。如能加上在治療期間與醫生一起探索為什麼患上情緒病,了解外間壓力跟自己思想和行為模式的互動,便能事半功倍。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