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星寄語:從醫患關係中學習

文章日期:2022年12月19日

【明報專訊】一名剛於今年夏天畢業,目前在醫院工作的見習醫生告訴我,早前某個深夜,他須為一名剛去世病人辦理相關驗證手續,並向死者家屬傳達不幸消息。見習醫生說,這段難忘的經歷,令他深深感受到身為醫者,具備良好溝通技巧和同理心是多麼重要。這正是我們安排一、二年級醫科生必修醫學倫理及人文學兩個科目的根本原因。希望他們在踏入實習階段之前,已經接受了醫患關係教育,日後能以同理心服務大眾。

儘管醫生接受過嚴格專業訓練,掌握醫療和藥物知識,但是在病房裏,仍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當所有該做的治療都做了,可是病人仍然沒有起色,醫生就需要改變角色,從醫療干預轉而為病人打氣,盡力給他們支持。

我認識一名患有慢性腎病的病人,在接受腎臟移植之後,本以為健康有轉機,可惜新的腎臟很快就喪失了功能。病人須接受血液透析,但又因此引起併發症,多個器官受到感染,令他幾度徘徊鬼門關。最後,幸得家人支持和不離不棄,而他自己也憑着頑強意志,多次克服難關活了下來。這名病人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並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扶持和鼓勵非常重要。

病倒臥牀 體會病人不安無助感

身為醫生,我們知道要對病人感同身受,但若醫生本人沒有經歷過重症,未必能夠真切地體會危疾病人的苦况。

一年前,我曾於跑步期間暈倒,由於原因不明,主診醫生擔心我的身體有隱性問題,要為我做詳細檢查。此外,我因摔倒而骨折,需要接受手術。那次臥牀整個星期的經歷,令我深切感受到患者對自身未知病情的不安和恐懼,也體會到他們躺在病榻上,連日常生活中輕而易舉的小事也做不到那種挫敗感。短短1星期,頓感惘然若失,度日如年。懊惱之際轉念再想,跟長期病患比較,自己的情况其實微不足道。常言道「小病是福」,這次病倒讓我了解到,在治療過程中,病人能夠跨越難關,靠的不僅是醫生的幫助,更是病人的勇氣和生存意志,以及家人精神上的支持和關懷。

醫學科研的發展一日千里,推動醫術不斷進步,但是我相信心術自古如一。面對生命中未知的奧秘、脆弱又堅強的病人,醫生必須心懷謙卑。事實上,患者和其家屬也是醫生的學習對象,我們傾力救護病人之餘,也是他們和其家屬的支持和依靠。中肯建議和溫言安慰,是病人最需要的。

還有約一個星期就是聖誕佳節,正是家人朋友共聚的時光。我們不妨心存感恩,對家人摯愛表達愛與關懷。而我也衷心祝福身體抱恙的人早日康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健康]

相關字詞﹕醫患關係 港大醫學院院長 劉澤星 澤星寄語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