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講起貧血,總聯想到弱不禁風的女生,但原來大隻佬、後生仔,一樣有可能貧血。
貧血,不單是飲杯紅棗水或鋸塊牛扒就能解決,背後分分鐘隱藏着健康警號,必須找出原因,究竟是「入」不夠,還是「出」得太多。
衛生署的健康調查顯示,本港15歲或以上人口中,有3.1%經確診貧血(包括地中海貧血)。按此估算,香港最少有20萬人患有貧血,數目可不少。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表示,貧血類型有很多種,但臨牀上,大部分貧血患者,都屬於缺鐵性貧血。
易攰頭暈 嚴重致心臟衰竭
缺鐵性貧血,就是體內沒有足夠鐵質,導致無法產生足夠的血紅素把氧氣運送到各個器官。黃至生指出,輕微缺鐵性貧血病徵或不明顯,但隨着病情加劇,患者會感到容易疲倦、食慾不振、運動耐量下降,也會引起睡眠障礙,例如出現不安腿綜合徵,或有頭暈頭痛、呼吸困難、心悸,甚至胸口痛等情况,「假如一直忽視,紅血球無辦法提供適當養分給身體各個器官,最嚴重,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
有無貧血,當然不能夠憑「臉色」好壞去判斷,必須抽血檢查。黃至生說︰「首先要看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濃度,成年男性(15歲或以上)若低於13.5g/dL,成年女性(15歲或以上)若低於11.5g/dL,就可界定是貧血了。」但要進一步確定是否屬於缺鐵性貧血,還要再看3個指數,包括血清鐵蛋白(ferritin)濃度和血鐵(serum iron)含量,以及總鐵結合能(TIBC),「TIBC主要用來評估血液中有能力和鐵結合的蛋白質有多少,缺鐵性貧血患者,這個數值會偏高,而血清鐵蛋白和血鐵指數就會偏低」。正常值範圍會因實驗室不同有所分別。
腸道有問題難攝鐵質
香港人普遍三餐溫飽,為什麼會缺鐵呢?說到底,就是長期「入不敷支」的結果。鐵質儲備量不足,常見於過度減肥的女士、懷孕婦女和素食者外,愛喝酒的人士,同樣是高危一族,黃至生解釋︰「酒精會阻礙鐵質、葉酸和維他命B12吸收,這些都是製造血紅素最基本成分,有些人『酒當水飲』,容易有缺鐵性貧血。」另外,腸道有問題的人,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患者,由於小腸機能下降,較難吸收到食物中的鐵質或其他微營養,罹患缺鐵性貧血機率較高。
30歲嗜辣愛喝酒 長痔瘡招貧血
不過,就算「入」得夠,若「出」得多,同樣會導致缺鐵。月經量多的女性,固然容易流失大量鐵質,形成貧血,但困擾不少男士的痔瘡,一樣是「幫兇」。而痔瘡亦不是「熟男」專利,註冊中醫何慧潔診治過數名患痔瘡而招致貧血的年輕人,「這幾個病人都是30歲左右,因為痔瘡大量出血而導致貧血,他們的共通點是喜歡吃辣,也愛喝酒,所以表現有『血虛』、『陰虛』和『濕熱』」。
內出血或暗藏大病 須揪出元兇
除了看得見的出血,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內出血,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是腸道腫瘤所引致的出血!「所以不是單純補鐵就可以解決問題,更重要是找出貧血背後原因,有需要時,或要照胃鏡、大腸鏡或做大便隱血測試,偵測出血源頭。」
■提提你:茶啡送飯阻攝鐵
外食一族,午餐或晚餐都習慣以咖啡、奶茶、檸檬茶作餐飲,原來這個配搭,會妨礙鐵質吸收。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解釋,「一般人午餐和晚餐都吃得較豐富,亦主要是靠這兩餐吸收鐵質,所以不適宜在這兩餐飲咖啡、奶茶或紅茶,因這類飲品含咖啡因,會令鐵質吸收得較差」。如想飲用,可選擇在餐前或餐後2小時,待身體把所需鐵質吸收後,影響就相對較小。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