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心理健康的人最幸福

文章日期:2023年04月17日

【明報專訊】幸福感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但是這個概念往往非常模糊。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同人對幸福感受和追求也不同。有些人認為幸福是擁有豐富物質財富、成功事業和名聲,另一些人則更注重人際關係、健康和精神層面的平衡。因此,追求幸福感不是一個標準化過程,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

保持積極心態 均衡飲食

幸福感亦包含多方面元素,包括情感、社會、心理和生理等多個層面。在情感層面,人們需要體驗愉悅、滿足和充實感;在社會層面,建立人際關係和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也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在心理層面,積極的心態、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都是影響幸福感的關鍵;在生理層面,健康生活方式和營養均衡飲食也能夠提高幸福感。

在眾多元素裏,心理健康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健康指的是個人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的健康狀態,是人們能夠適應生活、工作和社交環境的重要前提。心理健康狀態良好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受到積極情感,如喜悅、愉悅、滿足和欣喜等,因此容易感到幸福。心理健康的人亦往往更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才能,建立自我認同的感覺,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和幸福感。在社交關係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社交關係,與他人建立積極的互動,得到支持和關懷,進而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感。在面對逆境時,心理健康的人更能平靜面對,甚至在當中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在過程中更能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在逆境裏也能保持着幸福感。

情緒病讓幸福溜走

如果生活長期面對壓力,導致心理健康出問題,如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患者會感到無助、沮喪、悲傷和失去快樂的感覺。這些負面情感狀態會降低患者的幸福感,使他們感到不快樂。情緒病亦會使患者感到孤獨和欠缺自信,導致他們避開社交活動。這樣的行為會削弱社交網絡,讓他們感到孤單和不滿足。情緒病亦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影響睡眠質素、食慾、集中力和使患者感到疲倦等。這些狀况會影響生活質素,繼而失去幸福感。情緒病患者會產生負面思想,例如自我懷疑、自我責備和憂慮。這些思想會讓他們感到沮喪、無助和焦慮,降低幸福感。

總而言之,幸福感是一個抽象概念,每人定義不同。當中,心理健康影響我們對事情的感覺,繼而影響我們能否感到幸福。雖然感受不到幸福不一定是情緒病,但這兩種情况亦很可能同時發生。如果發現自己的思想維持在負面狀態,甚至出現身體徵狀,如失眠、難以集中、疲倦等,便值得留意一下自己心理健康方面是否需要尋求協助。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