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主管沒膊頭沒腰骨,如何服人

文章日期:2023年05月29日

【明報專訊】在公家醫院臨牀部門當主管,委實不容易,而且「收入與付出不相稱」,主管每月從醫管局獲得數千元「責任津貼」(responsibility allowance),但要負責整個部門上上下下所有人與事。一個具規模的臨牀部門,醫生護士以及各級工作人員,動輒百多人以上,每天發生的事,由看似微不足道的繁瑣小事,至死人塌樓的「大件事」,「終極責任」(ultimate responsibility)的問責者都是部門主管(Chief of Service,簡稱 COS)。

能夠當上部門主管,大多是資深醫生,本來的臨牀職務已經很繁忙,再「兼職」當上COS,平添許多吃力不討好的行政工作,願意肩負這任務,必須大程度自我犧牲。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了數十年,我見過不少資深醫生,論資歷和經驗都是眾望所歸,但不願意當COS,只是甘於當一個沒有行政權力的顧問醫生。有人批評他們缺奉獻精神,但回想起來,要是他們真的厭惡行政工作,能退位讓賢讓有能者當之,也很值得敬佩。總之人各有志不能勉強。

當年我也做過數年部門主管,那段日子裏,除了應付日常臨牀工作、處理突發事件,還要花時間心力為部門爭取資源。所謂資源,小至抹手紙,大至貴重臨牀儀器;以及人手,包括醫生護士以及其他各級職工的人手,都要部門主管通過醫院院長向醫管局申請。那時的撥款模式,是總部先把錢分配給院長,院長再根據COS需求把錢下放到各部門。那時資源緊絀,錢總是不夠分,醫院裏部門衆多,院長常有「十個鍋九個蓋」之苦,爭取資源成了部門主管間的角力,雖然說不上是「誰惡誰大誰正確」,但強勢COS在這方面往往比弱勢的佔先。當時我心裏便想,部門資源多寡,受影響的主要是病人,沒道理讓COS爭取資源的能力,影響病人福祉,醫管局須訂下政策,取締這不公現象。現時香港不同公立醫院,即使同一專科部門內的同一類型服務,資源分配也相差極大,更需要醫管局做點工夫。

掌握事實真相 謀定而後動

部門主管要處理的突發事件,最常見當數醫療事故。事故有大有小,大的事故可能影響病人病情,更可能關乎性命,是COS的噩夢。遇上這類突發事件,我給後來者的忠告是:「先想後動、掌握情報、有膊頭、有腰骨」。每逢有醫療事故,當事人多會不知所措,有時病房更會亂作一團,混亂之際,一個事故有可能衍化成兩、三個甚至多個事故,身為總指揮的COS須臨危不亂,謀定而後動,尤其要掌握到事實真相,否則在言人人殊,以訛傳訛的混亂情况下,很容易作出錯誤又令人遺憾的決定。

至於「有膊頭、有腰骨」,即是做事有擔當,不諉過於人,為了正義可挺住壓力,那是任何領袖都必備的條件。在醫院裏,最討厭和令團隊成員看不起的主管,就是那些「攞彩就自己威,有事就戴頭盔」的COS。大家都明白,有些醫療事故,並非前線員工失職,而是制度有缺陷,若主管不趁機想法填補缺陷,而是為了自己脫身,將責任推到前線同事身上,一副「不管他人風浪起,自己穩坐釣魚船」的痞態,比單是「戴頭盔」差多了。

做主管,最重要是得到團隊信任,沒膊頭沒腰骨的主管,憑什麼讓人信服?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