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有疫症肆虐,醫學界建議的防疫措施,難免會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有時因此而招來批評。即使我們未必認同那些批評,但仍是值得參考的。那些意見之所以出現,可能反映了我們的解說不夠清晰,或者沒有充分回應公眾人士關心的某些事項。如能設身處地從對方的立場思考,應能改進我們說明的內容和技巧,提升溝通的效率。所以我們經常教導學生要有同理心,要多從病人的角度思考,不要因專業知識和經驗削弱了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
家父半年來病情反覆,多次進出醫院,令我再度思考同理心的問題。家父年逾九十,身體逐漸衰弱,理智告訴我,這是無可避免的人之常情;但做兒子的,總是十分擔心,憂慮和徬徨的感覺揮之不去。身為醫生,我也不斷地問自己,有沒有讓爸爸及時接受治療?應該讓同事給爸爸治病,抑或自己也應該參與一下?如果沒有參與,只覺得隔了一層,未能即時掌握爸爸的情况;但參與的話,又不想被誤會對同事不信任。經過反覆思量,我最後決定讓同事全權照料爸爸。感謝同事的悉心治療,家父的情况已好轉,可是他年紀實在不小了,即使病情有所改善,始終難復舊觀。
當家父可以準備出院,應該讓他在家休養,或送他到護老院,又是另一個左右為難的抉擇。在做決定之前,我曾盡力了解過本港目前的護老服務,喜見多方面均有進步。同時,自己也深深體會到照顧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是多麼「頻撲」和勞心勞力,而這是我從醫多年也沒有感受過的獨特體驗。經此一役,我打從心底裏佩服需要長期照顧長者或病人的家屬,他們的毅力和忍耐,都源於對親人的愛護和關懷,令人肅然起敬。
一句親切問候 一個簡單有效建議
這半年來的切身體驗,讓我更深刻地明白醫護人員具備同理心是多麼的重要。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所面對的困難都不一樣。醫護人員不必刨根問底探人隱私,但必須緊記病人和家屬都處身逆境之中,很需要支持和鼓勵。有時只需一句親切的問候,或真誠的祝福,或簡單有效的建議,已可給病人和家屬莫大的力量,繼續堅持下去。
雖說親身領略過,感受會特別深刻,但人生匆匆數十年,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經歷一遍。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心體會,是培養同理心的重要步驟。所以我們很注重安排學生實習,不僅是為了讓他們熟習技巧、汲取經驗,更是為了讓他們直接面對病人,從而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歸根究柢,醫學的服務對象是人,我們必須尊重病人和家屬的權利和尊嚴,理解他們的處境、感受和面對的挑戰,才可以建立互信,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