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反應:受害人經歷3心理階段 或出現解離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03日

【明報專訊】性侵受害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反應。精神科學者Burgess和社會學家Holmstrom在1974年提出「性侵創傷綜合徵」(Rape Trauma Syndrome,RTS),描述性侵受害者情緒和心理不適的徵狀。受害者一般經歷3個心理階段:急性階段(acute stage)、向外適應階段(outer adjustment stage)、回復正常階段(renormalization stage);由起初出現許多不同徵狀,到逐漸適應,但中間可能會出現解離狀態,最後將事情或情緒慢慢整合,回復至較少負面情緒的階段。

與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類似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表示,RTS未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編製的《國際疾病分類》(ICD),並非正式醫學名稱,但與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CPTSD)有類似之處。CPTSD已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成為正式診斷的疾病,患者經歷一個或一連串具有極其威脅的壓力事件,並長期或重複暴露於該類事件,例如酷刑、長期家庭暴力、多次被性侵、反覆發生童年性虐待或身體虐待等。

CPTSD與創傷後壓力症(PTSD)的主要分別是,前者因重複或多次創傷事件而造成,後者通常是單一創傷事件所致。創傷事件發生後,PTSD患者會出現侵入性徵狀(intrusion symptoms)持續超過1個月,​​譬如不斷憶起事件或出現回閃(flashback),或會逃避接觸與事件有關的人物、地點、情境,避免勾起回憶,以及出現負面或麻木情緒等;至於CPTSD除具有一般PTSD徵狀之外,患者也會出現情緒不穩、對個人想法負面、維持人際關係有困難等徵狀。

性侵受害者的創傷反應,不一定會發展成PTSD或CPTSD,要視乎個人心理狀態,事後如何面對自己情緒等。某些因素令人較容易患上PTSD,包括生理上對創傷事件反應較大,令腦分泌出現不正常的改變,又或者童年不愉快經歷,以及創傷、性格、遺傳因素等。童年創傷、經歷多重創傷、傷害由關係密切的人造成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CPTSD的風險。

[健康]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