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星寄語:從「融幼社」的服務說起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10日

【明報專訊】「增潤學年」是港大醫學院醫科課程特色,專為3年級學生而設,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和志向,選擇該學年的學習內容和模式,其中包括在本港或海外的非政府機構實習或參與義務工作。以本港少數族裔母親和兒童為服務對象的融幼社,便是其中一間港大醫學院增潤學年的合作伙伴。近日我參加了融幼社活動,十分感謝他們熱情的招待。可是聽罷工作人員介紹一些求助人士的苦况後,亦頗增感慨。

融幼社以保護兒童、協助新來港母親改善生活為宗旨。誠如其英文名稱PathFinders所期許那樣,為他們找到生活的新路向。外籍家庭傭工是融幼社主要服務對象之一,她們當中有些人自小離鄉別井,到外地打工養家,長期寄人籬下,情緒和心理健康都較容易出問題。有些人未婚懷孕,徬徨不知所措,又害怕被解僱,只得盡力隱瞞,甚至選擇墮胎,或秘密生子之後將親生骨肉遺棄。另有些人因產前產後得不到適當護理,留下病根,子女健康也可能受影響。我聽工作人員講解後,不禁想起一句廣東俗語:「慘過梁天來,苦過金葉菊」,同情與感慨油然而生。

服務社會 了解弱勢社群需要

外籍傭工孑然一身來港打工,生活實在不容易;遇上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因語言障礙或文化差異而怯於求助。幸而融幼社彌補了這方面不足,不但向未婚懷孕的外籍女士提供母嬰健康資訊,也會派義工陪她們到公立醫院和診所接受治療或檢查,並定期探訪她們,給予情緒和精神上的支持。這些都是極富意義的工作,我們的學生有幸參與其中,既可服務社會,也有助他們培養同理心,並了解弱勢社群的需要,確實難能可貴。

身體抱恙的人,或多或少總有病徵,即使自己不察覺,家人或朋友只要細心觀察,應該不難發現,也可以提醒他們要及早檢查和求醫。然而精神和心理健康問題卻沒那麼容易發現。今天很多人看起來一切無恙,可能只是不讓親友擔心、勉強打起精神的偽裝,其實心底裏充滿了焦慮、絕望和無助,很需要別人的關心和支援。近日社會上也發生多宗不幸事件,不是厭世輕生,就是因衝突而造成人命傷亡,令人痛心。這些不幸事件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有多少無法解決的難題,才導致無可挽回的局面?

生活確實逼人,壓力總讓我們透不過氣來,但單打獨鬥,並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須知道一個人能力總有局限,在有需要的時候向人求助,沒什麼好羞愧。同時,我們也要細心觀察,多關心家人和朋友,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可以安心傾訴,宣泄情緒。我深信再艱難的時刻,只要秉持關懷和仁愛一起面對,總能安然度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健康]

相關字詞﹕義工服務 義工 增潤學年 澤星寄語 融幼社 醫科生 劉澤星 港大醫學院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