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腎益精血 抗黃斑病變挽視力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10日

【明報專訊】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一旦患上眼疾,對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黃斑病變是個好發於中老年人的眼病,初期可見視力模糊、視物影像扭曲變形,嚴重時可致迅速失明。中醫認為肝腎精虧是引致老年黃斑病變的核心病機,而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以及陰虛火旺,將會影響病情惡化。中醫通過調整臟腑機能,糾正失調,藉此穩定病情,盡可能保住患者的視力。

中央視力減退 視物扭曲

老年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是一種視網膜退化的疾病,好發在50歲後。黃斑病變按西醫分類有乾性和濕性兩種,臨牀上雖然大多數患者病情都屬於乾性,可是一旦惡化成濕性,便有可能迅速致盲。乾性期的常見症狀包括中央視力逐步減退,表現為中央視力模糊、視野中心出現暗點、視物扭曲變形等;濕性黃斑病變主要牽涉眼底脈絡膜的血管增生、滲漏、出血,使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受到永久破壞,或令玻璃體混濁,引致失明。

肝腎精虧 妨礙眼睛氣血運行

中醫對黃斑病變的認識,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來診斷分析。乾性黃斑病變一般屬於中醫「視瞻昏渺」的範疇,濕性黃斑病變一般屬於中醫「暴盲」的範疇。兩者均屬於中醫眼科「五輪學說」中的「瞳神疾病」(見表),與腎臟關係密切。

中醫認為肝腎不足,是導致眼底黃斑出現退化病變的根本原因。肝主目、肝藏血、腎藏精,肝受血而能視,隨年齡增長肝腎之精血自然虧虛,如果再加上勞神過度、休息不足、情志鬱鬱寡歡等,將導致精血暗耗,有可能令眼目失養,妨礙眼睛氣血運行與新陳代謝機能,而血管分佈較疏落的黃斑部位常首當其衝受影響。於是患者便可能出現中心視力下降、中央視野變暗。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測試會看到線條扭曲變形。

頭眩虛浮 精神委靡

除此之外,患者有可能出現頭眩伴虛浮感、耳鳴、健忘、精神委靡、腰膝痠軟的全身症狀。在這個階段中醫療法可集中補肝腎、益精血,使精血恢復濡養眼目,改善視力,穩定病情。常用方藥如《審視瑤函》中記載的四物五子丸、當歸、熟地黃、白芍、枸杞子、菟絲子、桑椹等。

若乾性黃斑病變持續惡化,勞傷積損日久,中醫認為當肝腎精血耗損日益加重,基於氣血互根互用的原理,有可能引致中氣虧虛,達到一個程度可能出現「氣不攝血」。患者亦可以因為氣血虛弱,無力推動血脈運行,而導致脈絡瘀滯,瘀血停積,臨牀便可見到血管出現滲漏,血管周圍出現瘀斑或瘀點、血絡增生的現象。

陰虛火旺 眼底出血

在最壞情况下,當肝腎精血虧損日久,由於精血一類物質屬性為陰,當陰虛到達一個程度,因陰血耗損劇烈而陽氣相對偏亢時,便會出現「陰虛火旺」、「陰虛內熱」的虛火問題。虛火熾盛將有可能引致血液離經妄行,在本病中即為眼底出血。虛火上炎的狀態亦可令患者產生口乾、皮膚乾燥、煩躁、手足心熱、盜汗、多夢易醒、舌紅少津等全身症狀。

針對氣血俱損的問題,中醫治療可補益氣血,常用方藥如補中益氣湯、黃芪、當歸等。中醫有「補氣可以生血」的說法,即藉着運用補氣藥物達到氣血並補的目的,可避免單純用補血藥容易留瘀之弊。

針對陰虛火旺的問題,中醫治療可以滋陰降火,常用方藥包括知柏地黃丸、黃柏、枸杞子、石斛等。如患者同時伴有瘀血阻絡的問題,證見眼底、皮膚、唇舌有瘀斑瘀點、舌色暗、脈象艱澀不暢,可適度配合活血化瘀,如使用丹參、鬱金、桃仁、紅花等中藥。鑑於黃斑病變的病機核心為肝腎精血虧損,故無論在乾性或濕性階段,在治療方面都要同時貫徹補益肝血、滋養腎精的策略。

■食療:熟地杞子桑椹烏雞湯 滋養肝腎

預防黃斑病變,平日要避免過度耗傷精血,例如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休息,減少長時間用眼勞神,避免經常注視強光或閃動的光源,保持樂觀心境,勿過度憂傷思慮。在飲食方面,應少吃辛辣、煎炸、溫熱等會傷陰助火的食物,多飲開水,多吃蔬果。一旦不幸出現黃斑病變視瞻昏渺的症狀,要積極治療,調整體質,並且堅持養生調攝,盡力挽救視力,爭取不要讓病情惡化至無法逆轉的境地。

中老年人由於臟腑機能日漸衰退,陰津精血難成易虧,容易出現肝腎陰虛的問題,常見症狀包括精神不振、視物昏花、頭眩、口乾、耳鳴、多夢等。患者在養生食療方面宜滋養肝腎、補肝血、益腎精,可飲用熟地杞子桑椹烏雞湯。

■熟地杞子桑椹烏雞湯

材料:熟地黃2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2克、龍眼肉10克、桑椹12克、大棗2枚、陳皮6克、烏雞1隻

製法:將烏雞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養肝腎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