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醫生的態度

文章日期:2023年07月10日

【明報專訊】以前一些有名氣的中醫館或藥局,名字都有「堂」字,好像香港人熟悉的「同仁堂」、「仁愛堂」、「李眾勝堂」等。這「堂」字的由來,據說源於東漢末年,人稱「醫聖」的張仲景。他早年學醫,後來入仕官至長沙太守,但仍不忘行醫濟世,公務之餘就坐在公堂上看病。後來在特定醫館行醫的醫師,便稱為「坐堂」醫師,地位比沿街串門,醫無定所的走方郎中高得多。不知是不是這緣故,有些醫館名醫對待病人,也好像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一樣,態度驕矜不可一世,病人稍逆其意,「坐堂」老爺輕則給予面色,重則橫加責難,只差沒有打三十大板。我小時看的老中醫,也是官威十足,看病時總是翹着二郎腿,不停䟴腳,愛理不理地睥睨着病人,說話語氣卻權威得不得了,一點不容病人發問,莫說挑戰了。

中醫如此,西醫也不遑多讓。以前許多西醫,都以家長心態對待病人,很patronizing(態度居高臨下)。以前在香港當政府醫生,即使資歷最淺的,一律稱「醫官」(medical officer),這稱謂對升斗市民來說是何等威權。我曾見證我的老師輩醫生很不客氣地向病人說:「我係醫生你唔係,我講嘅說話你一定要聽。」我亦在門診部見過有女病人因怕難堪,不願在一大班醫學生前解衣讓講師檢查胸部,講師覺得顏面有損,勒令病人馬上滾蛋,逼她就範。

其實,不論中、西醫,相信大多數內心都是為病人好,但可能「醫者父母心」一語深入人心,醫者囑咐病人,就好像教子女一樣,「加多三錢肉緊」,卻令聽者心裏不舒服。但有些病人可能給罵慣了,對不罵病人的醫生反而缺乏信心,愈罵得狠的,愈其門如市。

醫學院訓練醫生溝通能力

到了今天,病人權益至上,病人自主也成了主流,醫生的威權大不如前。為了訓練醫生的溝通能力,醫學院更添了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人際交往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等課程,醫學生除了要上理論課,還要模擬實踐,導師耳提面命,考臨牀試時和病人(或家人)溝通的表現也要打分。有了這些新課程,總以為醫患溝通會有所改善,但到了今天,醫務委員會仍收到許多有關醫生態度的投訴。

醫生和病人的關係,最重要是互信,達至互信的溝通態度,最重要是讓病人覺得醫生真誠。現代科技發達,什麼也講求電腦化,醫生看病時,只顧眼望電腦熒幕和鍵盤,對病人瞧也不瞧,莫說眼神接觸和肢體語言了,這又怎樣可能建立互信呢?還有一些醫生,以為口甜舌滑,阿諛奉承,像生意人般一味討好便可以得到病人的信任和歡心,也是大錯特錯。孔夫子的「巧言令色鮮矣仁」深入人心,不少醫生便因為「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當然,還有不少醫生自視過高,自己是elite(精英),病人是黎民百姓,這「超級自我」心態,當然也影響醫生對病人的態度。還有一些醫生,錯在「衰多口」,在不適當的時間說了不適當的話,因為例子太多,這裏也不宜敘述。

醫生向病人披露病情,以「真」為本,以「誠」為輔,希望是大家的共識。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