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一個人開始有「如果我消失了就好」或「我不想再活了」的想法時,意味着他們正在經歷情緒困境,可能會產生自殺念頭或行為。
這些想法很可能是情緒病(例如抑鬱症)的一部分,背後是強烈的無助和絕望感,進而出現生活沒有意思、不想活下去的想法。這些消極、無力和絕望感覺使患者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感到沮喪:
1.無法達成目標:抑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自己無法完成任何事情,即使是簡單日常任務也可能變得十分困難,讓患者感到自己沒有價值和無助。
2.自我批評:抑鬱症患者可能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自我評價,覺得自己毫無用處,沒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情,進而產生無助感。
3.無法享受生活:抑鬱症患者可能會失去對生活的興趣,無法從平常的活動中感受到任何樂趣。這會讓患者感到自己的生命毫無價值和意義。
4.無法控制情緒:抑鬱症患者可能感到無法控制情緒,像是低落和絕望等負面情緒總是不斷湧上心頭,產生無助感。
5.無法得到幫助:抑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自己無法得到幫助,即使是尋求專業治療也可能無法緩解問題,讓患者感到無法擺脫困境,進而變得絕望,甚至拒絕求醫。
抑鬱症患者的負面思想,往往不是單靠自己就能改變。這些思維模式使患者用一個悲觀角度去面對這個世界,從而產生更多的無助感和負面感覺,直至有一刻,患者被這些感覺壓垮,便會產生不想再生存的念頭。
持續受壓欠支持 康復路難行
為何有些抑鬱症患者經過治療後,情况還是不理想?抑鬱症治療的成功與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持續壓力、個人背景和經歷等也可能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1.持續壓力:抑鬱症的治療需要時間和耐心,但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仍面對持續的壓力,可能會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
2.個人背景和經歷:世界觀、價值觀、對人的信任和自我價值等都受到個人背景和經歷影響。這些因素可能使患者產生持續的壓力,例如某些患者很難信任別人,在日常生活的人際互動中便容易產生壓力,繼而影響情緒。
3.患者對治療的信念和期望也影響治療效果:如果患者對治療持懷疑態度或沒有足夠的信心,可能會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相反,如果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並期望治療能夠帶來積極的效果,就有可能更快地康復。
4.社會支持:這是指來自家庭、朋友、同事等方面的支持和關懷。缺乏社會支持可能會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獨居、婚姻狀况不理想等情况,可以使患者感到孤立無援,繼而使抑鬱持續。
抑鬱症十分普遍,雖然每個人患病原因不同,但在情緒起伏過程中都是不容易面對。精神科醫生在這個時候可以陪伴病人渡過難關,並在藥物協助下盡快紓緩症狀,使病人重新享受生活。因此,如果發覺自己覺得生存沒有意思,千萬別忽視,應該盡早尋求協助以避免情况進一步惡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