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天,一個中學同學約我到尖沙嘴敘舊。他從事金融行業,剛坐下來,便大吐苦水,聲稱要積極「搵工跳槽」。
「Francis,你是有學識的大教授,當然不明白江湖險惡!」他怒氣冲冲地接着說:「公司內明爭暗鬥,老闆又要攞威,又要戴頭盔!同事分黨結派,互相猜忌,我已經躺平但仍然中箭,如果不是念在有兩個孩子還在澳洲讀大學,我早已遞上辭職信了。你就幸福得多啦!」我只是默不作聲,耐心聆聽他訴苦,也不禁思考究竟自己如何比他幸福。
告別舊同學後,我趁還有空閒時間,便到了附近一所大型書店「打書釘」。我很喜歡在大書店流連,沉醉於被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書籍包圍着的感覺。隨手拾起兩部翻譯外語書,它們並不是什麼巨著,但恰巧都是有關人與人溝通藝術的作品。想起早前舊同學的一番話,書裏有些內容令我感慨良多,想藉此節錄幾段文字自我反思。
第一本書叫《情緒留白》,作者有這個論點:「隨着年紀漸長,我愈來愈意識到自己多麼希望其他人知道隱藏在我封閉外表的純真……這需要勇氣,並願意傾聽,面對誤解和不贊同的可能,這是我一生大部分時候都在害怕的事。」是的,我們一方面渴望他人明白自己,但另一方面卻不願意接受他人不同的想法。要他人明白自己,首要還是要易地而處,學習如何從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正如作者說:「當我真心對他人感興趣時,就能夠注意到他人是多麼開放和感興趣。學習如何在不需要採納或批評他人觀點的情况下傾聽……為自己和別人保留空間,讓每次相遇都是成長的開始。」
聆聽外表隱藏的真正內心
第二本書的名子頗有趣,《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作者認為「很多人以為長大後,就會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但每個人心中存在的小孩子是不是也一起長大?……在錯誤的自戀及炫耀慾,以別人的眼光來評估自己的人生。」其實,學識與地位並不能夠真正令人成長,多年來我見盡不少智商爆棚但性格充滿缺陷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仍是停留在沒有長大的孩子的階段。
為什麼?我相信童年成長期對塑造日後的人格有着莫大的影響。正如作者所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他提出一個「與自己和解」的心靈建議:「回到小時候的自己,聽聽在心中的那個孩子,當時哪裏受傷了?哪裏被忽視了?哪裏需要被愛?找到小時候的自己,然後跟那個自己說再見……」
也許童年成長時帶給我們或多或少的傷痛與遺憾,令我們變成了今天的自己。一名心靈工作者有這樣的說法:「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傷痕纍纍,那些傷害我們的人自身其實也帶着傷。我們需要先與自己和解,治癒自己的傷痛,也能包容他人的傷痛,這是我們能帶給這個世界最大的禮物。」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