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飲食失調 更年期 望聞問切 高血壓對症下藥

文章日期:2023年09月04日

【明報專訊】西醫角度,九成高血壓皆屬原發性。然而中醫學認為高血壓有着不同成因,強調要透過望、聞、問、切,了解病人身體狀况,找出病因來對症下藥。日常飲食、生活習慣、情緒壓力、氣候轉變等,都可能與高血壓息息相關。

「血壓受不同因素影響,如情緒、睡眠質素等。」註冊中醫陳翠萍說,甚至量度時的身體姿勢都有影響,「建議有血壓問題的病人每日定時量2、3次,並留意當刻身體狀態,覆診時向醫護人員說明,有助分析血壓高的成因」。陳翠萍補充,中醫學上沒有高血壓這個病,「中醫將有高血壓臨牀表徵的病人,歸入『眩暈』範疇」。為何高血壓屬於眩暈類別,陳說因為高血壓最常見而且明顯病徵是眩暈及頭痛。

隨時代發展,陳翠萍表示,現代中醫也會使用西醫學方法,如運用儀器量度血壓,更能掌握病情,對血壓的標準亦和西醫一樣;同時配合中醫的四診——望、聞、問、切來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病因,治療方法亦不同。

‧濕熱天氣 肝陽上亢

都市人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大、過勞缺乏休息、飲食不當等,引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形成高血壓。另外,香港屬於嶺南氣候,又熱又濕,陳翠萍說,「這種天氣容易誘發痰濕阻逆及腎陰虧虛,肝陽上亢亦會引致血壓高的病徵」。

‧飲食失調 手臉紅卜卜留神

都市人多應酬,經常飲酒外食,又愛香口煎炸食物,引致痰濕同時傷脾胃。「痰濕病人會經常胃脹不適、噯吐酸腐之氣、大便稀溏;而腎陰虧虛的病人則會腰膝痠痛,經常感到疲倦。」對於飲食失調誘發高血壓的病人,通常同時有過胖問題,血脂亦會偏高。他們很多時都屬於屬於痰濕阻絡型,處方以燥濕化痰、健脾益氣為主,如決明子、陳皮、炙甘草和黃芪等。陳翠萍提到如病人雙手和面部容易紅卜卜,有可能是血瘀型高血壓,這類病人有時會感到胸口悶,因為可能血管有血凝物,需要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藥方,降血壓的同時,同時清走血管內的凝固物,減低血塊阻塞血管引發中風的風險。

‧更年期血壓波動 放鬆心情

更年期女性受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酮)改變,可致血管收縮而令血壓升高,這種高血壓特性是血壓時常波動。陳翠萍解釋:「女士更年期常見徵狀是潮熱和盜汗,面紅紅和感覺體溫上升,都是血管充血、血壓上升的徵狀。」此外,荷爾蒙變化令女士身體不適及情緒波動,甚至外觀的改變帶來壓力,加上工作和生活壓力,亦是引致更年期女士高血壓的原因。

對於更年期輕微高血壓的對策,陳認為最好就是放鬆心情,即中醫學的「調情志」,心情好身體自然好;同時要注意作息,不要過度勞累,睡眠不足亦是血壓上升的原因。適量運動,培養生活興趣,「煩」事看開一點,亦可適量飲用玫瑰花、桂花及茉莉花茶,有助疏肝解鬱,緩和更年期的心情煩躁。

但若在更年期血壓持續超過正常水平,就需要接受治療。「有一名近50歲仍在職場日理萬機的女病人,發現血壓持續高企,不自覺更年期悄悄來到,還以為心情煩躁是工作不如意所致。我處方了活血化瘀及有涼血功效的藥方,她服用後血壓明顯改善。我亦提醒她踏入更年期情緒較易躁動,要放鬆心情和多運動,才是治療的良方。」

‧血脂血糖影響血壓

有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長者病」,香港營養師學會(HKNS)認可營養師李杏榆分享,她的個案中有30多歲就出現血壓高。大家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為何經常放在一起呢?因為3種病相互關連。「不少人做身體檢查時,量血壓發現偏高,第一個反應以為是攝取鹽分過多,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應同時留意血脂和血糖水平,兩者都會直接影響血壓,從多角度了解身體狀態,才能訂出改善血壓高的方案。

文:張家蕙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