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生,還認得我的兒子嗎?」一名中年女士臉帶微笑,指着她身邊個子高大的男孩子。良久不語,醫生遲疑地回答:「你是……當年那個被我動了兩次手術的孩子嗎?」婦人點點頭,說:「轉眼又這麼多年,孩子已經18歲了!」一名醫生在一個午餐聚會上,向眾人分享他的「犯錯故事」。
故事發生於10多年前,一個小孩子患上了先天性的輸尿管栓塞,導致其中一個腎臟腫脹及功能衰竭。這種疾病是可以透過手術,把壓着輸尿管上的不正常血管清除,讓腎臟功能回復正常。我認識這名醫生已有25年,是一個資深兼謹慎的同事,向來嚴守工作程序,從來沒有聽過有失誤的紀錄。小孩子動手術之前已經完成了必須的檢查,包括以影像分析腎臟血管的形態等。縱然如此,手術過程中仍然遺漏了一些不正常的血管,結果1個月後孩子的疾病復發,需要再次做手術。幸好第二次手術成功,事後孩子也逐漸康復,直到10多年後的偶然相遇,又勾起這段往事。
勇於承擔失誤 坦然面對
當醫生分享這個難忘經歷的時候,他並沒有企圖把責任推卸於工作壓力、檢驗報告含糊或助手缺乏經驗等。犯錯了就是犯錯了,更資深的醫生也會犯錯,縱然他犯錯的機率比年輕醫生低10倍,只要做得日子愈長,犯錯的次數也必定愈多。當年醫生勇於承擔自己的失誤,坦然面對患者家屬,盡心竭力醫治小孩子,最後家屬也體諒他是一名仁心仁術的好醫生。原來我們與病人及家屬的關係,往往影響了日後處理不幸事故的方法及結果。
「勿讓自己再犯同一錯誤」
既然犯錯一次也嫌多,但醫生卻不能避免犯錯,那麼我們行醫者可以如何自處?
「不要讓自己再犯同一錯誤!」那名醫生當日的一句分享。行醫的程序繁複,而每個病人都不一樣,可以出錯的地方真是多不勝數,「不容許同一錯誤犯上第二次」是我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當然,有些性命攸關的錯誤是一次也不可能犯上,除了緊守個人崗位外,團隊合作、互補不足是我們可以倚賴的方法。AI可以取代醫生不犯錯嗎?醫生為着自己的失誤要承擔後果,假如AI犯錯的話,AI又可以承擔什麼責任?
明天把一切放下 迎接新挑戰
醫生出了失誤其實絕不好受,即使未至於招致紀律聆訊或負上法律責任,令病人受苦所帶來的煩惱與自責實不足為外人道。不少醫生把工作情緒帶回家,間接影響與家人的關係,而那份「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的遺憾像心魔般永遠形影不離。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醫生:「犯了錯必定會牽動我們的情緒,帶着負面的心情回家也無可避免,但明天起來便要把一切放下,再去面對新的挑戰。」
文:陳家亮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