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7月刊登於醫學期刊BMC一篇學術文獻,是本港少數有關邊緣人格障礙的調查研究。研究成功訪問了376名市民,當中16%出現相關徵狀。當然,有徵狀並不等於有病,但此病多始於青少年時期,患者自我傷害行為比率較高,情况令人關注。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
多年前一名社工系教授預計,基於家庭結構變化,多了很多單親或並非由父母直接照顧子女的家庭,本地邊緣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個案會愈來愈多。
強烈情感需要 全情投入關係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核心情感,就是渴望被愛惜(thirsty for love and care),同時也極度害怕被遺棄 (fear of abandonment)。正因為這強烈的情感需要,當事人可以很快投入一段愛情或友情關係,不止全神貫注,也會展現極大的需索,要求對方無時無刻陪伴自己。
出於害怕被遺棄的心理,每當見到伴侶或好友與他人接觸,他們很容易嫉妒,甚至懷疑對方是否就此拋棄自己,因此大發雷霆。另外,患者也會透過極端方式,例如自殘去引發關注,力圖縛住喜歡的人,令對方無法離開。
記得多年前入行不久,曾遇上一名中年單身男士,久不久便因服食過量藥物入院。而每次住院,他都會要求見同一名女社工,也很享受對方的噓寒問暖,倘若醫院安排另一名社工,他會大發脾氣拒絕合作。我當年年資尚淺,未能理解該男士的心態,回頭再看這段助人經歷,才體會到案主寂寞難耐;在外人眼中,他的行為極不理性,甚至有點自欺欺人,但當代入他的心態,其不惜自殘,是為了剎那的溫暖,縱使出院後又回復孑然一身,他仍然感到非常值得。
眼中只有「大好人」或「大壞蛋」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對人的看法兩極,他們看不到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好壞兩面,只會將遇到的人分為「大好人」(all good) 或「大壞蛋」(all bad) 。有趣的是,同一個人,無論是伴侶、朋友甚至社工,曾幾何時被視為天使,但轉瞬間又被當作魔鬼。曾見證一名年輕女子,原本視好友為閨密,及後因對方未能全程陪伴自己,並為她不喜歡的人講說話,觸發了她的暴怒情緒,更在社交媒體公開討伐,昔日閨密最終變成陌路人,好友亦因此感到受傷。
可以想像得到,上述激烈舉措,令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難以建立既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由於他們喜怒無常的表現,在生活圈子中很容易被視為「麻煩人」。而每一次關係的終結,都會加強患者「被遺棄」的失落感。
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煎熬
人際關係持續挫敗,觸發了患者的空虛感,感到自己存在毫無價值與意義,部分或會透過吸毒或酗酒排解苦悶,也有不少自殘行為,尤其是年輕一代,𠝹手行為並不罕見,他們期望借此宣泄苦悶,以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痛苦,找到存在感。
■治療方法
學習控制憤怒
免升「三級大火」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藥物去控制情緒,同時有「辯證行為治療」,協助患者了解並接受負面情緒,學習以正確方式控制憤怒,從而避免每次都演變成「三級大火」,「燒傷」別人之餘也「燒傷」自己。
除了上述方法,研究同時指出,邊緣人格障礙多源於患者在成長過程遭受創傷,因為曾經被遺棄或傷害,不安與憤怒在內心不斷累積,並無法肯定自己。研究提倡推行「創傷知情照顧」模式:助人者(包括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致力營造安全而不批判的氛圍,與患者一起回顧生命歷程,讓對方了解創傷與病情的關係,減少自我批判與標籤。
此外,基於患者對人的情感有很大需索,接手這類個案時,社工多強調「約法三章」,例如一早規定見面密度或時間,不過此舉強調建立界限,會令對方嗅到社工的防衛心,進一步感到被排斥,互信無從建立。
輔導者放下心防 拉近距離
從事個案工作多年,深深感受社工同業對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固有看法,認為他們要求過高,甚至戲謔他們是「VIP」,強調相處時要加倍小心,避免被對方「食住」。然而,這種處處設防的態度,令患者難以感到被接納。而無論是嚴重或輕微個案,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是渴望與人連結。
所以說,輔導工作萬變不離其宗「旨」:真誠、接納、肯定與理解,遠遠比醫療標籤來得重要。
■邊緣人格障礙9項主要徵狀
‧非常害怕被親近的人拋棄,會歇斯底里阻止其發生
•人際關係緊張而不穩定,對人看法盤旋於過分理想化或全盤否定之間
•自我形象與價值持續不穩定
•至少展現兩類對自己有害的行為(過度消費、危險駕駛、厭食、濫藥或性濫交等)
•持續展現,或要挾作出自我傷害的行為,包含自殺及自殘
•情緒不穩定,持續展現暴怒、焦慮、驚恐或絕望沮喪等
•長期感到空虛或無聊
•不適當展現,以及無法控制發怒
•間歇存有被迫害想法,以及出現解離情况
註:只要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就有可能被確診
資料來源:《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V)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