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徹中西:體緻圖則

文章日期:2023年11月06日

【明報專訊】電視台早前推出《你好,我的大夫》劇集,顯示中醫各種強項,雖或有過之或有不到位之處,但對中醫是一大鼓舞,有助增強醫療服務加入中醫的信心。

劇集中注意到中醫教摸脈,先教人手捉泥鯭,指摸風箏線,使我想起站在我後面診症的學生,一向是他們觀察我診脈及望診,如何診斷病患,也需要多教他們基本功。於是這星期,用我的方式給徒弟講解示範。

我跟學生解釋,之前針灸老師黃雅各也說,教人針灸用針之法,總不能要求學生先學小提琴,訓練手巧靈活。我以前也喜歡拉小提琴,手指需要為十六分音符作調節,不知不覺手指變得靈活。但現在面對中醫學徒訓練,當然不能由小提琴開始教。

診脈不止用指尖

問他們手指哪處觸覺最敏感,他們皆認為是指尖。於是,讓他們摸枱邊一些不平凹凸點,指尖最敏感。跟着請他們摸枱上的枱墊,先用指尖,之後用手指皺褶之處(關節位置)再摸。他們感覺到皺褶處觸覺更敏感,原來不同接觸位置,身體上有不同敏銳點。學生們在疑惑中開竅,有助他們多思考。

根據我以中西行醫多年的經驗,對中西融會貫通,有了全新體驗。西醫和中醫各有生理、病理特點,但有多處共通之處,要明瞭醫學和治療病人,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體緻圖則(bodymap),貫通中西醫。

診斷治療更清晰

體緻圖是一層一層,由外至內,當中穿梭交織着不同組合神經、血流、筋膜組織等,中醫說的氣、血分佈,西醫未必清楚這些虛概念。身體就是一個整體運作系統,由核心至環境互相關聯、支持、穩定,以達到生命活力;透過了解體緻圖則,不論中醫西醫,對診斷和治療就會更加清晰。

為了使跟隨我學習的中醫或西醫學生,明白身體由出生至老大的體緻圖則的基本和變化,我寫了幾篇醫學文獻,由神經血流至氣血調適,以及人體結構律動,加上中西醫框架,有興趣可瀏覽網址:shorturl.at/ghru6shorturl.at/bcizGshorturl.at/xIS16

文:余秋良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相關字詞﹕余秋良 醫徹中西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