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星寄語:常懷感恩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早前我參加香港風濕病基金會一年一度的病人研討會,聽取病人有關治療的意見和經驗。在會上,很多病人都感謝醫生為治療他們而勞心勞力。其實我們身為醫生,也要感謝病人的教導與啟發,尤其是他們抵抗疾病的勇氣和毅力,以及家屬的支持。他們對生命的熱愛,正是我們不懈探索的動力。

同樣地,每年畢業禮上都有不少學生向我道謝,亦有家長感謝我栽培他們的子女,讓他們得以實踐理想,服務社會。身為醫學院院長,我也要感謝學生和家長的支持,否則醫學院就無法實踐作育英才、守護民康的使命。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往往是雙向,即所謂「教學相長」,不僅學生得益,教師也會從中有所啟發。

說起「教學相長」,很多人都認為是學術或課業上的交流。誠然,今天學生的成長環境、學習經驗和思考模式,跟我們做學生的年代大不相同,他們的提問和關注事項,往往超越我們所知所想,有時甚至會挑戰我們固有的想法。對我來說,這確是相當有趣並值得珍惜的學習機會。但學生對師長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生命最後時刻 仍為病人貢獻力量

最近我參加了一名具博士學歷的醫科生梁兆昇同學的喪禮,回想他對生命的熱愛、對學術的熱忱,也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梁同學攻讀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第3年的時候,不幸確診末期鼻咽癌,隨即接受多次放射及化學治療,可惜跟病魔搏鬥18個月後病逝。

學生英年早逝,我身為師長自是痛心,但又為他堅毅不屈的精神而動容。在治療期間,梁同學堅持回到學校上課,並繼續參與實驗室的研究工作。他的兄長也是醫生,百忙中仍堅持護送弟弟往返校園。儘管罹患重病,梁同學仍然跟平常一樣努力鑽研,並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成績斐然。可以說,梁同學始終堅守醫者的使命,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仍積極為病人的福祉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與死的考驗未免太沉重,但有時在這種極端的情况下,才可彰顯我們的能耐。梁同學那驚人的意志力和執行力,再次提醒我當年為什麼要學醫,以及身為醫者應有的態度和使命感。所以,我很感謝梁同學以生命為火炬,燃亮自己之餘,也燃亮了他人。

我從事醫療和教育工作多年,愈來愈覺得常懷感恩之心十分重要。前文敘及的事例已說明,教師與學生、醫生與病人,不盡是施予和接受的關係,也是互相砥礪和扶持。學生和病人也可以是我們的老師,開拓我們的眼界,引導我們思考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事情。因此常懷感恩之心,可以讓我們保持謙卑,繼續提升自己,為造福社會而努力。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專欄「澤星寄語」,分享醫人醫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