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驅邪 調暢氣血 救「痔」難言之隱

文章日期:2024年02月19日

【明報專訊】痔瘡是不少人的難言之隱。俗語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見是都市人相當普遍的毛病,常引起便血、肛門疼痛、肛門異物感、便秘等不適徵狀。痔瘡治療除外科手術外,亦可透過中醫療法,利用內服及外用中藥,加上起居飲食調護,改善痔瘡問題。

痔瘡是直腸末端黏膜下、肛管皮下的靜脈擴大、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按發生位置分為外痔、內痔和混合痔。中醫對痔瘡認識始於《黃帝內經》成書時代,有「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的記載。《丹溪心法》認為「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以故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而衝突為痔也。」

高危:久坐、便秘、生育

風熱、燥熱、血瘀、氣虛都是臨牀上常見痔瘡證候。在病徵方面,內痔主要症狀是便血、痔核脫垂;外痔主要症狀是疼痛、肛門有異物感。久坐、經常提重物、長期便秘、飲食不節、不良如廁習慣、婦女懷孕生育、年老氣衰等,皆能誘發痔瘡。

中醫治療痔瘡不論發病具體位置,一律根據臨牀表現辨證,視乎患者最主要症狀制定治則用藥。便血是痔瘡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中醫根據出血顏色、質地、出血量等,以及患者全身表現、舌象、脈象,作出綜合分析辨證。

風熱血熱便血鮮紅 口乾舌紅

便血色鮮紅者,多為風熱、血熱,火熱迫使血液妄行離開經脈,造成出血,熱勢愈盛則出血愈多愈急。證屬風熱、血熱者其他症狀包括身熱、口乾、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等。治療需要疏風、清熱、涼血,以減輕出血,常用中藥包括生地黃、槐花、地榆。

濕熱便血有黏液 肛門潮濕痕癢

便血顏色污濁且夾雜黏液、大便不成形,或肛門經常潮濕痕癢,伴隨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者,是為濕熱。治療需要清熱祛濕,常用中藥如茵陳蒿、薏苡仁、萆薢等。

如患者因內痔而經常便血,過量耗損可導致貧血,易見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此時調治便要顧及扶正補虛,可從補氣、補血方面入手,促進生血,常用藥如黃芪、當歸、大棗。值得一提的是,中醫理論認為少數痔瘡患者反覆便血,原因是體內積聚瘀血,令新血不得歸經。此時中醫治療需要用到「通因通用」的反治法,通過活血化瘀以排清體內積存瘀血,以使新血順利歸經而制止出血。

地榆、蒲黃「炒炭止血」

針對出血一症,中醫有「血見黑則止」的說法,通過把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的藥材加工炮製,炒成焦黑藥炭,可以增強止血作用。常見「炒炭止血」例子,如把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作用的中藥地榆炒製成「地榆炭」,或把有化瘀止血、利尿作用的蒲黃炒成「蒲黃炭」。這類經過炮製炭化的中藥,臨牀上可酌量用於治療痔瘡便血的方劑中,可起收斂止血效果。

增肌肉力量 改善肛門墜脹

除便血外,患者因外痔而出現肛門墜脹、疼痛、異物感者,中醫理解與氣滯、血瘀有關。由於血液循環受阻,引致不通則痛。治療可配合中醫活血、行氣、化瘀的治法,常用藥如當歸尾、桃仁、蘇木。痔核脫垂根據中醫理解為中氣不足,無力升提舉陷,屬於氣虛,治療需要通過補氣,增強肌肉力量,以改善臟器下墜脫垂等問題,常用中藥如黃芪、黨參、升麻。證屬腸燥者多見大便乾硬秘結,當如廁時過分用力,或排泄物摩擦腸壁時,都容易誘發或加重痔瘡,調治方面可適度通便潤腸,常用中藥如火麻仁、柏子仁等。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