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248):悠長假期

文章日期:2024年02月19日

【明報專訊】「陳院長,退休生活習慣嗎?」這是過去兩個星期我經常聽到的問題。其實我並不是退休,只是大學給予我一個「悠長假期」,希望我趁此機會好好休養生息、養精蓄銳,往後的日子繼續在教育、創科、醫療及社會服務上作出貢獻。

原來要活得充實是需要周詳計劃及極大恆心,否則便會在不知不覺間虛耗生命。我經常提醒自己:「人生沒有幾多個10年,要好好珍惜。」所以我今年定下了幾個目標,相信這些目標對不同背景人士也有參考作用。

第一、強身健體

身為醫生,我見盡了生老病死,本應該更重視個人健康生活及飲食習慣,可是不少醫生都不是好榜樣,而我亦不例外。餐蛋公仔麵、鹹魚蒸肉餅、油鴨煲仔飯都是我的至愛。既然我不打算戒口,唯有逼自己每晚至少做1小時帶氧運動。雖然運動未必可以完全消耗已攝取的過多熱量,但我總愛夜闌人靜與星月同行,這是一種洗滌心靈,暫把煩惱壓力拋諸腦後的好方法。

第二、資源增值

當了11年院長,我有幸接觸到不同界別人士,才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才疏學淺。以往追求專業學問只是一種人生經歷,起初滿以為自己是專家、見解獨到,後來才知道自己所認識的只是表面皮毛,漸漸明白什麼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趁着這個悠長假期我會努力閱讀醫學以外的書籍,包括歷史、藝術文化、人事管理等。歷史正不斷重演,當中太多成敗得失、學做人的道理都可以學習。我覺得如果自己不認識歷史文化是一種缺陷,所以我已蒐羅一些心儀書籍,包括《東周列國志》、《浮生六記》、The Heart of Success.Rob Parsons等來充實自己。既有幸是香港藝術館委員,我亦打算經常參觀館內別出心裁的展覽,例如「漢字城韻」、「浮華•仙境」、「三城記」等。其實多年來不少有心人都致力打造香港為文化之都,如今硬件有了,盼望新一代能夠珍惜我們獨有的文化歷史。

第三、行萬里路

「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這是我的信念。多年來我只是來去匆匆地參與國際會議,很少機會留下來深入認識當地的工作文化,所以今年我將會跑到世界不同地方實地學習。我發覺中西兩地學者的工作態度截然不同,大部分來自大陸的研究生總是埋頭苦幹,不停地做到天昏地暗,而外國研究生卻喜歡拿着杯咖啡發掘靈感。效率與創意,我們應該如何作出平衡?香港擁有多所國際知名大學,要作為國際大都會,我們需要多認識、接納及包容不同的學習文化。香港未來發展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醫療及生物醫學創科,我們不單需要有搶人才的政策,還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世界真是很大,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認識自己如何渺小,才會樂意廣納人才,創造共贏。

為着我的理想,便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着這些目標進發。

文:陳家亮(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中大醫學院教授,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