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認識自己內心和坦率地表達情緒,是促進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要求下,我們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忽視自己真實感受。
坦率地表達情緒不僅可以紓解負面情緒,還可以新角度看待問題:在開放傾訴的過程中,可以整理思緒,有助我們以更清晰和理性方式思考,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另外,主動釋放情緒可以減輕壓力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避免長期壓抑而導致精神問題。若情緒無法宣泄,容易導致焦慮或憂鬱等,總有一天情緒會突然爆發。
長期壓抑真實想法 不利人際關係
至於表達方式,不局限於直接向他人傾訴,獨自寫日記或做深呼吸時觀察自己情緒,也是很好方式。這樣既不會影響他人,也可以通過自省深入地了解自己。透過坦率表達,有助於建立健康的人際互動關係。長期壓抑真實想法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中積聚不滿,對關係發展不健康。只要以尊重態度交流,他人就能更了解我們,縱使大家想法不一樣,但溝通是維繫關係的重要一步。
有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重視自己感受:
1. 靜心反思
在安靜環境中,找一個讓自己感到平靜和放鬆的地方,專注地反思自己感受和情緒。可以是坐下來冥想、寫日記或只是靜靜地思考。透過這種反思方式,可以更深入地連結內心世界,並開始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
2. 注意身體感受
身體常常是感受和情緒的載體。當我們開始聆聽身體感覺,例如呼吸、肌肉狀態和身體能量流動,我們可以更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需要。練習冥想、瑜伽或其他身心靈練習,可以加深對身體感受的覺察。如果在這個時候有情緒浮現出來,就觀察它,不用改變任何事情,只是觀察便可以了。
3. 尋找創作出口
感受和情緒可以透過創作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繪畫、寫作、音樂或舞蹈。這些創作活動可以成為一種自我表達的媒介,讓我們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空間來探索和表達情緒。
4. 尋求支持
我們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幫助更好地聆聽自己的感覺。和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雖然有時問題仍然存在,但當情緒得以抒發,就可能會發現新觀點。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最重要是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去聆聽內心聲音,並尊重自己的感覺。這是一個持續過程,隨時間推移,我們會愈來愈熟悉和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想了解更多情緒病資訊,可瀏覽www.heartfulmedical.com.hk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關心社會,關心時事,透過文字為大家解憂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