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星寄語:了解與讚賞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13日

【明報專訊】最近一次出外公幹途中,偶遇一名資深新聞工作者。她從事新聞逾20年,跟我分享了一些工作的苦與樂,令我感同身受。

各行各業都有壓力,這名新聞界朋友坦言,最大的壓力源自不分晝夜地緊貼本地和世界時事的發展,關注各種消息來源,同時必須反應迅捷,及時並準確地判斷新聞的輕重緩急,研究及分析有關議題,邀請相關持份者和專家評論或回應,才可完成一篇內容充實且準確的專業報道。可想而知,新聞工作要求高度的判斷力、分析力、組織力和表達能力,絕不輕鬆。何况近年互聯網和電子通訊技術發達,使新聞界競爭更加激烈,甚至已經超越了地域和時間。環顧全球,每分每秒也有不計其數的讀者和觀眾在手機、電腦等設備上追求最新資訊,新聞工作者根本無暇休息。即使難得休假,也無法遠離塵囂,甚至要作好隨時中止休假、回到崗位的準備。他們敬業樂業和專業精神值得我們尊重和欣賞。

在反應迅速、隨時候命這兩點上,我身為醫生也深感共鳴。人類健康所受的威脅無日無之,我們實在不能鬆懈半點。前線醫護人員亦需時刻保持警覺,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生命,這也是我們教導醫科和護理學生的專業態度,並時刻汲取最新的醫學資訊和科技,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我也分享了一些工作上的體會,包括任何時候也要緊貼醫學院的日常事務,即使休假或出差也不能耽擱,跟新聞工作亦有點相似。

片言隻語也暖在心頭

這次交流的經驗十分愉快,同時跟那名新聞界朋友交談之後,自覺壓力也減輕了一些。沒錯,壓力是推動我們進步的動力,但壓力太大就會適得其反,我們總需要休息和調劑。坦誠地分享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正是減壓的良方之一。就像我平日跑步後,跟朋友坐下來閒話家常一般,不僅有助放鬆心情,也可以增進彼此的情誼。

要建立良好的關係,除增進了解外,適當的讚賞也是十分重要。因此每當同事獲得研究資助、晉升或獎項,我總會寫信祝賀和鼓勵他們。其中一些同事會給我回信,即使只是片言隻語,仍讓我暖在心頭。於我來說,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是很窩心、很重要的鼓勵。

我深信,港大醫學院每個成員都有其專長和才華。身為院長,我認為自己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大家得到適當的支援和讚賞,且了解其所需,從而給予合適平台,讓他們發揮所長。此外,只有同事之間互相扶持和關懷,我們才可以盡展所長,在醫學教育和研究上繼續探索,作育英才,守護民康。

文:劉澤星(港大醫學院院長)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專欄「澤星寄語」,分享醫人醫事,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健康]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