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強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0日

【明報專訊】寫本文時正值母親節。超過一世紀前,美國一名女士發起選定一個日子來紀念她母親,感謝她含辛茹苦把家裏小孩撫育成人。她的提議得到不少人響應,後來美國政府把5月第2個星期天定為母親節,在這天給母親送卡送花送禮物,成了每年一度的指定動作,也造就了不少商機。在商界大力推動下,母親節大行其道,成了宗教紀念日之外的最重要節日。在香港,子女即使平時不怎麼孝順,到了母親節也少不免要帶母親到茶樓酒館吃喝一頓「盡孝」。

母親節另一指定動作,是歌頌母愛偉大。臨近母親節,報章雜誌和電子媒介都鋪天蓋地報道偉大母親如何為了孩子艱苦奮鬥,不惜犧牲的例子,甚至找來當事人現身說法。無可否認,母親保護子女是天性,母愛是最無私,最不吝付出、不問回報的愛。母愛可以令本來膽怯怕事的母親變成勇者,也可以把弱不禁風的母親變成孔武有力的強人。小時聽人家說母親為了保護孩子,怎樣徒手驅趕猛獸;又怎樣獨力抬起汽車,挽救壓在車底下的孩子,都是經典例子。

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哈姆雷特》(Hamlet)裏有一名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姑勿論莎翁的原意有否被扭曲,這句話已給婦女戴上了「弱者」的帽子。但事實上,從科學角度上看,女性不論生理心理都比男性強,是不折不扣的強者。強者本質加上母性,難怪有人認為,母親是強者中的強者。

女嬰生命力比男嬰強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比起男性,女性肯定是這方面的優勝者。女性比男性長壽是不爭的事實。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喪偶之痛,更能適應喪偶後的鰥寡獨居生活,也毋庸置疑。即使初生嬰兒,女嬰的生命力也比男嬰強。我服務的新生兒深切治療部,裏面的病嬰以早產兒居多,他們身體器官發育未成熟,許多因而夭折,其中最常見的死因是肺功能不足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徵(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大量研究報告指出,同是早產兒,女嬰存活率明顯地比男嬰高,肺功能也較成熟,患上呼吸窘迫綜合徵也來得較輕微。近年雖有個別研究發現,男女早產嬰的存活率大致相同,但亦同時指出,男嬰比女嬰更多患上因早產導致的併發症,例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腦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等。雖然醫學界至今還未確定男女有別的機理,但有動物研究發現,女嬰體內內分泌能加速身體器官發育;女嬰同時比男嬰有較強的抗氧化防衛機制,保護好像肺和腦等主要器官。看來未出娘胎,女性已注定為兩性中的強者。

過去10年有多,香港及世界許多地方的大學,入學女生人數都超越男生。入讀專業科目的,例如醫科、護理、法律、會計等收生門檻較高的學科,多年來都是女多於男。有些外國就男女孰優孰劣的研究和統計,結果更令男生沮喪。這些研究顯示,女性比男性更能抵受工作壓力,更懂得處理財政,更適宜從事金融工作,有更高的情商,以及更能安全駕駛。最令男士難以置信的,他們一向自以為比女士優勝的手工操作,也給女性比下去——有一個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竟說女外科醫生比男外科醫生優勝!

當全世界都在慶祝母親節時,我們應該高呼:「強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中大榮休教授,專攻新生兒,論盡奇難雜症,月旦醫護界二三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