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意見:中藥養肝腎 改善眼乾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7日

【明報專訊】註冊中醫潘咨遐對於銀珠洗眼聞所未聞,亦找不到文獻證明其效用。她從網上短片所見,美容師用銀珠棒觸碰眼角附近,位置雖然鄰近睛明穴,但銀珠洗眼非中醫範疇。而中醫學有眼部針灸,魚腰、攢竹、絲竹空、四白、瞳子髎、太陽、印堂,都是眼部常見的針灸穴位。不過中醫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根據病人具體情况調整治療方向。潘強調,銀珠洗眼做法危險且容易傷及角膜,處理不當可引發感染,嚴重會導致失明,因此不建議用銀珠洗眼。

肝火盛 眼紅腫痛

潘咨遐引述《黃帝內經》:「諸脈者,皆屬於目……肝受血而能視」,眼睛與五臟六腑、經絡等有密切關係,肝血足能濡養於目,將養分輸送給眼睛,使眼睛明亮。《黃帝內經》又說:「肝開竅於目」,肝的部分功能通過眼睛表現出來。肝經循行路線始於足底大腳趾,經眼直達頭頂。因此,肝火旺盛時可能會引起眼睛不適,肝火盛其中一個表現是眼紅、腫痛。

肝火分為虛火和實火,虛火表現為眼睛乾澀、疲乏、頭暈耳鳴等;實火表現為眼睛紅、腫、痛,還有口乾、口苦、急躁易累、大便乾結等。潘指出,如要紓緩眼部疲勞、改善眼乾,中醫會按照病人體質處方中藥調理,例如清肝瀉火、滋養肝腎,配合穴位按摩或針灸治療。

[健康]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