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內心 增生命容量 摯愛突然死亡 3步走出哀傷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06日

【明報專訊】電影《爸爸》改編自一宗家庭悲劇,劇中父親面對兒子殺害妻女,思念亡者的同時需面對兒子,傷痛難以筆墨形容。

面對突然降臨的死亡,任何人都難以平靜接受。研究哀傷輔導的學者普遍認為,突發的死亡更容易引發「複雜性哀傷」,需要長期且深入的心理輔導。這結論實在不難理解,朝夕相處的人突然從生活中消失,這種衝擊與震撼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消化,有些人甚至一生都無法完全放下。

黃太是一名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比丈夫早30分鐘起牀,為他準備早餐和上班衣服。待丈夫吃完早餐出門後,她便開始做家務,隨後到街市購買晚餐材料,煮飯等丈夫回家一起用膳。一天下午,她突然接到丈夫公司來電,告知他在工作時暈倒,已送院急救。黃太帶着徬徨焦急的心情趕往醫院,心中不斷告訴自己,丈夫身體一向健康,應該不會有大礙。

然而,當她抵達醫院,才驚覺事情比想像中嚴重。丈夫心跳已經停頓,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搶救。此刻,黃太腦中一片空白,除了哭泣,什麼都無法思考。20分鐘後,醫生告知已盡最大努力,無法挽回丈夫生命。就這樣,黃太突然失去了枕邊人,生活瞬間天翻地覆。

突如其來的死亡,是無法輕易面對的衝擊。究竟應如何面對?如何幫助身邊親友走過哀傷?

第一步:允許自己軟弱 接納哀傷

楊小姐是家中獨生女,年約30歲,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近年因器官衰竭無法工作,楊小姐肩負起掙錢與照顧父親的雙重責任,磨練出堅強性格。某天,父親因身體不適送院,經檢查並不十分嚴重。由於類似狀况已發生多次,因此楊小姐相信父親幾天後便能出院;然而在入院第3晚,醫院突然通知父親血壓驟降,心跳開始減慢,不到半天便因心臟驟停離世。楊小姐無法接受,幾天前還活生生的父親突然離開人世。過去堅強的她變得經常無故哭泣,甚至失去工作動力。親友擔心她的情緒問題,建議她尋求心理輔導。

與楊小姐面談時,印象最深刻是她對自己的質疑。她表示從未見過如此消沉、軟弱的自己,因此不斷懷疑自己是否患上精神疾病。現代社會常讚揚那些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人,並視為榜樣。這類鼓勵正面態度的價值觀固然有其意義,畢竟人應該在創傷後重新站起來;然而,若過度要求自己在喪親後迅速振作,反而容易引發自我懷疑,例如:「他已經去世1個月了,但每當想起他,我仍然會哭,是否不正常?」「為什麼別人做到,而我卻不行?是否我不夠堅強?」當這類質疑反覆出現,可能進一步演變為自我否定,甚至因壓力過大引發情緒疾病。

其實,任何人在喪親初期情緒低落,失去生活動力,只要沒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都是正常反應。近年哀傷輔導研究指出,除了小部分有自傷自殘行為的喪親者以外,只有當喪親者的生活功能長時間、嚴重地受影響,例如無法上班上學、切斷社交聯繫,或無法照顧自己及家人時,才需要長期且深入的心理輔導。

多年前,網絡上流傳一句發人深省的話,「It's ok to be not ok」。有時候,並非不想好起來,而是根本無法好起來。此時我們應該允許自己軟弱,給自己時間去療癒。想哭時就哭,想躲起來就躲一會兒。要撫平受傷的心靈,首要條件是善待自己的內心。當然,情緒低落如維持多月,甚至變得更差,就應該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下一步:尋回內在力量 紓緩情緒

情緒無法被完全控制或阻止,有時愈是試圖壓抑,反而愈可能引發更大反彈,對心理造成長遠影響。悲傷的情緒需要逐漸釋放,而非強行壓抑。在紓緩哀傷的過程中,應該訂下一個清晰目標:不是讓自己徹底擺脫悲傷,而是學會將情緒控制在受管理範圍內,避免失控。

每個人天生擁有一股內在力量,去面對生命中的挑戰和困難。然而,當哀傷過於強烈時,這份力量往往被掩蓋或遺忘。要重新找回這股力量,可以先回顧自己經歷過的困難,例如重病、意外、失業、破產、欠債、離婚,甚至入獄。然後問自己:「當時的我依靠什麼力量走過難關?」或許這些問題並沒有解決,但內在力量至少支撐着你生活下去。這些內在力量可能來自兩方面:

內在因素:個人信仰、價值觀、人生理想或目標

外在因素: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當你重新尋回這份力量,就嘗試再次運用它來幫助自己紓緩當下的悲傷。如過去親友的支持曾經帶來幫助,那麼現在就應該多與他們聯繫,尋求陪伴,讓他們成為你的支柱。

若內在力量一時難以尋回,不妨嘗試開拓新的力量來源。許多人認為,只有先放下哀傷,才能重新出發。但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時,哀傷往往伴隨強烈的遺憾、自責或內疚,這使得悲傷無法輕易消退。其實,選擇保留哀傷,然後慢慢增加生命的容量,也是紓緩悲傷的一種有效方法。我過往寫過一篇文章,提到「擴闊生命,令哀傷縮小」這個概念(詳見link.mingpao.com/83510.htm)。簡單說,就是通過接觸新事物來增加生命的可能,讓哀傷變得不再那麼沉重。

要增加生命的容量,最有效是開放自己的心,接受新事物與邀請。以下是兩種可行方式。

1.被動接受

等待別人邀請。例如,朋友邀請你參加興趣班或活動,即使你興趣不大,但因為有朋友陪伴,不妨嘗試接受邀請。這可能成為你接觸新事物的契機

2.主動探索

尋找生命中曾經渴望但未能實現的事。張太的兒子數月前因抑鬱症輕生去世。我在一次輔導中問她:「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曾經很想做的事,但最終因為金錢、學業、工作或生活忙碌等原因,不得不放棄?」她靜思片刻,想起自己一直希望當義工,幫助有需要的人。我肯定了她這個想法,並一起討論適合的義工活動。最終,張太選擇探訪獨居長者。1個月後,她完成了兩次探訪,從長者的感謝與讚賞中,重新感受到快樂與滿足。雖然她依然思念兒子,但逐漸感覺到生命中多了一些意義與動力。

最後一步:強迫忘記 不如好好懷念

沒有人會希望摯愛離去,尤其是面對突然死亡。時間雖能冲淡離別帶來的傷痛,但對逝者的掛念卻會一直存在,甚至愈來愈深,因為這份掛念是由愛與回憶所構成。與其強迫自己忘記,不如學會「好好掛住」。

文:梁梓敦(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