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寵物聽得多,寵物石頭你又聽過未?
近年在韓國、中國大陸與台灣等地都掀起一股寵物石頭的熱潮。人們把石頭當作寵物,替它穿衣裝扮,添置家具,閒時跟它聊天,吃飯時更找它作伴。不少研究證實,飼養寵物對身心有正面影響,寵物石頭不拉屎、不生病,用來代替活生生的毛孩,是否同樣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寵物石頭(Pet Rock)由美國人Gary Dahl於1975年推出市場,事緣Dahl有次聽到朋友抱怨養寵物的麻煩,觸發他想出這種毋須照顧的「寵物」。寵物石頭推出後迅即流行,人們爭相購買作為惡作劇禮物和聖誕禮物,Dahl亦因此成為百萬富翁。之後熱潮沉寂多年,直至早前疫情期間,再度在亞洲多地興起,不少韓國年輕偶像,例如男團SEVENTEEN兩名成員淨漢及DK、男團TOMORROW X TOGETHER的休寧凱、女團ITZY的有娜等,也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寵物石頭。就連在動畫電影《迷你兵團2》中也佔一角,戲中Otto便因為一顆寵物石頭激怒Gru。明星、電影效應加上社交媒體熱潮,令寵物石頭再度成為潮流玩意。
可隨身攜帶 陪伴經歷每天
《華爾街日報》去年有篇題為Overworked South Koreans Unwind With Pet Rocks(〈過度工作的韓國人飼養寵物石頭減壓〉)的報道,指出因為工作壓力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愈來愈多韓國人選擇養寵物石頭,這種毋須太多管理的方式來減壓與放鬆。
為何養石頭可減壓?浸大國際學院社會科學學部主管、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總監李澤沛表示,養寵物不論是動物或石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好處在於陪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陪伴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社會支持,提供情感的連結,可減少孤獨感,有助減輕壓力和焦慮。若找朋友作伴,對方或有各種原因未必有空;就算有空聚會,但每人對事物各有不同立場,有些人未必承受到朋友不中聽的說話,因而氣憤,甚至破壞彼此關係。「若是寵物作伴,主人的主導相對較大,因為寵物需要依賴主人照顧,可經常守在主人身邊。如果是寵物石頭,更可隨身攜帶,陪自己經歷每天。」疫情期間,改變了過往人與人之間相處方式和距離,你想找朋友陪伴?環境未必許可,這可能是寵物石頭再次大行其道的原因。
跟石頭聊天 投放喜好或情緒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浩賢指出,跟養動物相比之下,寵物石頭的成本相當低。「如果養動物,主人需要花大量時間及心機照料其起居飲食,又要陪牠玩等。寵物石頭不用照顧,大可減省這方面的成本,尤其是一些精神不好、生活忙碌等客觀條件受限的人士,但又想養寵物,寵物石頭看來是不錯的選擇。」身兼認知心理學家的李澤沛認同,低成本是寵物石頭好處之一。「你可以跟寵物石頭聊天,又或者把自己的喜好或情緒投放在當中,大有養動物的感覺,但沒有養動物那麼大責任和負擔。」
單向「溝通」 缺真實社交活動
然而,兩人均認為寵物石頭是死物,始終缺乏真實互動和社交元素。何浩賢表示,動物有很多表情,牠會主動走過來惜下你;跟人互動時還有很多不同反應,例如你摸牠時,牠會用舌頭舔下你回應。寵物石頭不存在任何互動交流,單向「溝通」,只是主人把它擬人化,跟它說話,將自己的心理投射其中,營造類似虛擬的互動。
寵物石頭也缺乏真實的社交活動。李澤沛表示,例如外出遛狗時,狗仔可能吸引到一些陌生路人,狗仔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互相寒暄一番。不過,李澤沛留意到在網絡世界,寵物石頭亦能打開話匣子。「養寵物石頭的人喜歡在社交媒體發布相片或短片,例如把石頭放在飯枱上陪自己吃飯,會引來志同道合或其他網民的關注。對於在網絡文化長大的Z世代來說,網絡社交關係的建立,或多或少有助於自我肯定,但過分沉溺於網絡世界始終對身心健康構成一些影響,如何平衡很重要。」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