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看電視學抗疫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10日

【明報專訊】剛踏入新一年,疫症又來了。

還記得2003年SARS在內地初發時,也是新年前後,見到內地人搶購白醋和板藍根,還會取笑他們無知亂信偏方,後來病毒由內地傳進本港繼而在社區大爆發,奪去299條人命,逾1700人受感染,至今仍有不少人受着後遺症煎熬,這些慘痛教訓,不可忘記。

可惜人類總是善忘。武漢不明肺炎快速擴散至香港,各種口罩迅即坐地起價,但在街上或交通工具戴上口罩的仍是少數(怕被警察抓捕?),暗角後巷仍有不少垃圾污水。不少人都知要洗手洗手洗手,但講多過做,仍然處於「口頭防疫」階段。

事實上,香港人的衛生意識跟不上疫症變種,經過SARS一役,外科口罩應戴哪一面仍然有人傻傻分不清。政府部門未做好公共衛生教育當然是失職,作為大眾傳播媒介,如果電台和電視台能製作質素更高的健康資訊節目,或可補足公眾健康教育資訊不足的缺口。

本地醫療資訊節目其實不少,例如港台的《醫生與你》,《精靈1點》更由電台限定變成電視直播;香港開電視有《Fit開有條路》,有線財經資訊台也有《至Fit男女》;無綫歷年製作不少健康節目如《最緊要健康》、新聞台的《最強生命線》等;Now和ViuTV也有《杏林在線》和《晚吹-有病有真相》。名目眾多,但形式只有兩種:一是主持人與醫生「齋噏」疾病的成因和診治方法,另一種則是透過訪問真人病例個案,以實况方式直擊治療過程。問題是這些節目都是比較狹義地以個別疾病為主題,能否吸引觀眾,主要視乎觀眾是否覺得節目探討的疾病與自己或家人有關——講鼻敏感很好,講天使綜合症或者黏多醣症等罕見病就可以轉台了。

日英節目 貼地推廣健康生活

更關鍵的問題是,香港不缺醫療節目,健康資訊節目卻少之又少——兩者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前者以疾病為主線,後者則以推廣健康生活和衛生為重點。日本的電視台可說是專家,例如本港電視台也有播映的《恐怖醫學》和《健康原因明白晒》等,儘管太經常以流感、高血壓或腦退化症為主題,但這些正是大部分日本觀眾要面對的健康問題,而且節目每次都會請來素人測試不同的餐單或運動,看看生活習慣的改變如何令他們藥不到而病除,結合「真人騷」的元素,令節目平易近人而且更有趣。

英國的健康節目更為多元化,既有破解健康謬誤的《醫生話你知》(Trust me, I'm a Doctor),也有一些公共衛生專題系列,例如幾年前的The Doctor Who Gave Up Drugs,追蹤醫生和藥廠如何令處方藥物氾濫成為公共衛生危機,更招募了志願者測試非用藥的方法治療他們的病患,雖然未必有充足的臨牀實證,但總算讓社會創造更深入討論的契機,甚至有機會改變長遠醫療政策。

讀者可能會懷疑,香港又怎能與日本和英國等醫療大國相比呢?其實香港的醫療質素一向處於世界最高水平,某些治病療法和手術更開創國際先河,而且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一直進行各類型醫學研究和實驗,只是普通市民大多不知道或不關心。如果將這些醫學研究成果或討論,以更貼地的大眾傳播形式展示,既有助於香港提升科研水平,亦能促進衛生教育,令市民更關心各種健康資訊。從小處做起預防疾病,對於公共衛生絕對有莫大益處。

當然,做觀眾的亦不能再功利地只關心自己面對的健康問題。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會預計到病魔何時纏身?隨時做好防病準備,總好過疫症爆發時才盲搶口罩,到時可能已經太遲。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