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農曆新年快到,不少應節的揮春或新年裝飾都可以看到蝙蝠圖案,因「蝠」與「福」同音,寓意幸福來臨。蝙蝠象徵吉祥,本應人人喜愛。然而,牠除了在電影世界中是夜間四出襲擊人類的吸血鬼,現實世界也跟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冠狀病毒拉上關係。對人類來說,到底蝙蝠是友是敵?是正是邪?
香港約25種蝙蝠 無吸血品種
全球蝙蝠有過千個品種,棲息於香港有約25種,數量以萬計,全部為食果實或花蜜的果蝠(Fruit Bats),以及捕食昆蟲的食蟲蝙蝠(Insect-eating Bats),沒有吸血的品種,不會主動襲擊人類。漁農自然護理署自然護理主任(生物多樣性)徐咏之表示:「大家對蝙蝠有很多誤解,以為牠們都是吸血,其實大部分是吃果實或昆蟲,全球逾千品種中只有3品種是吸血的,且只出沒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吸血對象多是馬、牛及飛禽等,所吸的血液亦不多(每晚約1安士),不會導致動物死亡,甚至被吸血的動物也不察覺被吸了血,所以蝙蝠絕不是電影中描述的惡魔。」
傳播花粉 助「水果之王」開枝散葉
一直被妖魔化的蝙蝠不單不「邪」,在生態環境中更擔任「正義」的角色。徐咏之補充:「食蟲蝙蝠一日大約可食過千隻蚊子和昆蟲,這對控制昆蟲數量有一定幫助。而果蝠在覓食時會散播花粉或種子,協助生態發展。」如果沒有蝙蝠,可能有「水果之王」稱號的榴槤,其產量也會大受打擊,因為蝙蝠就是榴槤傳粉的重要媒介。之前,大家一直以為蝙蝠採捕食物時會破壞農作物,直至2017年英國修咸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研究人員走到馬來西亞,利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到蝙蝠飛到榴槤樹上採食花蜜時,不但沒有影響植物生長,並為榴槤花傳播花粉,令蝙蝠「沉冤得雪」。
另外,蝙蝠亦並非一般人認知般冷血無情。有研究指出,蝙蝠群體會互相幫助,其中,吸血蝙蝠還會「借血」予未找到足夠食物的同伴。吸血蝙蝠如果連續兩天沒有吸到血,便可能因缺乏力量出外覓食而死亡。若這情况出現,其他已經吃飽的同伴便會「伸出援手」,反芻之前吸到的血液讓同伴充飢。牠們通常會選擇幫助親友或者是曾經「借血」予自己的同伴,「有借有還」互相幫忙。
棲息山洞 部分愛蒲公園橋底
香港最常見的蝙蝠有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及小蹄蝠(Hipposideros pomona),牠們一般眼小耳大。另外,還有東亞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身體呈灰黑或淡褐色,耳殼細及略呈三角形。而香港的蝙蝠中,部分棲息於郊區的洞穴、引水道,部分亦會居於市區的公園、橋底,甚至冷氣機的底部,所以有時在市區見到蝙蝠也不用驚訝。傍晚過後,如果在市區的公園或球場看到空中有動物飛過,而外形及飛行動作又不似一般鳥類,牠們便可能是出動覓食的蝙蝠。於香港由1989年開始研究蝙蝠、人稱「蝙蝠俠」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動物保育部主管艾加里表示,香港面積雖不大,但有多個不同品種的蝙蝠,十分難得。他說:「有時看着牠們捕捉昆蟲,過程也是很有趣。」
誤觸蝙蝠或排泄物 漂白水消毒
蝙蝠不會主動襲擊人類,只要大家互相尊重和保持距離便不會出事。不過,過往亦曾有蝙蝠「誤闖民居」的個案,徐咏之說:「若蝙蝠飛入屋,一般打開窗戶,牠便會自行飛走。有時牠們可能會逗留一段時間,待天黑自自然然便會離開。」蝙蝠始終是野生動物,有可能帶菌,若接觸了蝙蝠或其排泄物,可用梘液及清水清潔,以及用1:50稀釋漂白水清洗及消毒。艾加里補充:「如發現受傷的蝙蝠,可通知愛護動物協會救助,蝙蝠會運送至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進一步治療。」
如果對蝙蝠有興趣,又是否可以主動出擊,到郊外的山洞「尋蝠」?徐咏之不建議一般市民近距離觀看蝙蝠,因為這會騷擾牠們的正常生活。「部分蝙蝠是群居於洞穴,如遇到人類滋擾,有可能群起飛出洞穴,這會增加被其他天敵動物吃掉的風險;如當時是牠們冬眠期而被迫飛離巢穴,亦會消耗儲存體內的能量,或會導致餓死或凍死。」基於這個原因,漁護署在部分蝙蝠出沒的洞穴加上閘門,蝙蝠可在閘門空隙出入,又可避免遊人內進騷擾蝙蝠。香港的短吻果蝠愛以蒲葵葉製成類似帳篷的容身之所,故種植蒲葵的地方便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蹤影。觀賞蝙蝠,徐咏之強調只能遠觀,最好帶備望遠鏡,不應干擾蝙蝠,人和蝠也應尊重相互的生活空間。
狩獵干擾售賣 均屬違法
按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所有品種的本地蝙蝠被列為受保護野生動物,任何人士如未經許可,不得狩獵、蓄意干擾、管有、售賣或出口。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我們不應騷擾蝙蝠,更加不要飼養蝙蝠,除了違法,蝙蝠是屬於大自然,人養的生存率一定較低。另外,徐咏之表示,更加不可煮食蝙蝠,因為蝙蝠身上帶有細菌和病毒,烹食會冒上病毒傳播風險。
漁護署定期為蝙蝠做調查,統計數量及分佈,香港濕地公園及米埔自然保護區亦設有小型蝙蝠箱,讓蝙蝠作棲息之用,並透過蝙蝠箱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慣。有興趣的話,可到以上機構網址了解更多蝙蝠資料,或者到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翟克誠野生動物護理中心參觀,迎春接「蝠」。
蝙蝠的貢獻,還包括牠們的糞便。一種稱為「夜明砂」,又名「天鼠屎」的中藥便是來自蝙蝠乾燥的糞便,據稱可清熱明目及活血消積。不過,蝙蝠糞便也曾為香港林村的居民帶來麻煩。2004年村民向漁護署投訴,指有約80隻大蹄蝠棲身村內一幢祖屋,導致屋內堆積大量糞便,傳來臭味,當時村民更認為蝙蝠帶來噩運。最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介入,向村民解釋蝙蝠捕食蚊蟲所帶來的好處,亦於中國文化象徵幸福,也定期派員到村屋清理蝙蝠糞便,令村民與蝙蝠得以和諧相處。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同時統計蝙蝠數量及了解牠們的習性,發現蝙蝠在和暖的日子會棲身村屋,至秋冬乾旱季節便會移居至較潮濕的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