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在疫症蔓延時 找一劑良「藥」

文章日期:2020年02月07日

【明報專訊】疫症每日擴散當下,本港藝壇首當其衝,康文署場地關閉之餘,大小表演、畫展、放映等也陸續取消。活動無了期延期及取消,本港街道擁擠要保持幾米距離實在困難,在宜散不宜聚大原則下,周末還是留在家中最好。本版今期找來幾位文人,推介疫症下適合讀的書籍,囊括文、歷、哲及心靈雞湯。假設在一個以物易物市集上有有限的口罩可換,規矩要選書架上一本書吸引對方換取,他們又會選什麼書籍?

■反抗逃避災難的荒謬

近來大家都在談存在主義大師卡繆經典名作《鼠疫》(又譯《瘟疫》),不難發現這本上世紀40年代面世的小說,情節跟當下不謀而合。故事圍繞法殖北非一座港口城市,疫症在不知不覺間傳播,人們開始發熱及嘔吐。主角李厄醫生迅即察覺到此為瘟疫,惟政府即使眼見更多個案證據,一直不肯採取措施或將此公布為瘟疫。直至他們見到事情「表象」愈發水深火熱,老鼠屍體堆積如山,甚至自己開始嘔吐(有些人連開始嘔吐都不肯讓自己相信),恐懼再掩飾不住,集體的恐懼也大爆發。

故事涉及底層公務員、信仰堅定的神父、偶然受困此城的巴黎記者、罪犯等角色,市內不同人各有行為及動機,由他們與李厄互動及對話間,反映出人類對生命意義之看法。神父認為瘟疫為上帝對人的懲罰,眾人視為信仰考驗,對於不理解的只要接受。然而眼見連無辜的孩子都染病至死,李厄大為憤慨,反駁並指「至死都不會喜歡這個造物者」。除了敲問信仰,另一邊廂,記者希望李厄為他簽紙出城,好讓他回到愛人身邊,並指摘李厄的抗疫至反抗工作是英雄主義。李厄解釋他同樣與愛人分隔,卻仍在此處工作之後,記者沒法反駁並開始明白,最後沒有離開,選擇跟城內人共同進退及參與抗疫。主角堅持反抗,反抗大家想逃避的荒謬,反抗拒絕直視災難本質的行為。

■心理健康 判別是非

疫症時需要的是?

樊善標:入神。投入一件事情裏,打開通向另外一個世界的隨意門,到那邊遛達一會——當然是在情况容許之下。

要一讀入神,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樊善標推介西西去年尾新作《看小說》,暫時帶大家思緒漫遊一下。《看小說》集合西西讀完中外書籍後的感想,例如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小說《純真博物館》、印度視野出發的《白老虎》 (Aravind Adiga)、《據說,我曾經是人類》(Indra Sinha)等。樊善標說:「西西在此書的〈後記〉裏說,那些不是文評,而像學生做的讀書報告。《看小說》的確不是文評,但也不是讀書報告,我想應該稱為書話吧。西西在《耳目書》、《傳聲筒》裏有不少類似的短文。」他說西西以一貫的平易語氣,講述許多有趣小說,千門萬戶,引人探看,同時亦有一些令人肅然的評說:「一個良好的國民,首先要心理健康,會判別是非,而不是上了發條的機器。」

◆假設以物易物換口罩的書:隨緣吧,無法勉強的。

■紓緩不安 尋找平靜法門

疫症時需要的是?

專家Dickson:抑壓過度恐慌的能力。

前後出版共4 本著作,主要有關愛情的專家Dickson,推介自己的「指路明燈」——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的《生命戰士的智慧祕笈》。書本包含百多短篇,乃作者於上世紀90年代於巴西報刊上發表的專欄,以箴言形式擁抱生命,廣涉老莊、禪宗、《易經》、耶穌等題材。Dickson表示,過去幾年每逢遇上問題至心靈不安,均會翻閱此書,尋找安靜下來的法門。他點出書中有一章節,講述生命戰士不慎跌入水中,正當他感到徬徨無助之際,師父出現並告訴他,只是掉進水裏不會淹死人,唯有停留在水面下才會溺水。最終生命戰士謹遵師父教誨,盡力脫困。除一個個令人思考面對生命的哲理之小故事,作者亦寫出不少實用金句,Dickson續道:「『生命戰士如果對自己的智力抱有過高的自信,最後都會低估敵人的力量』,要適於應世,需知道,不少嚴重問題,都是源於某個人的偏執或低智而造成。」

◆假設以物易物換口罩的書:會選一些「買錯了」的廢書去交換,反正不是人人都懂得品書。

■是至高者還是無權者

疫症時需要的是?

李薇婷:一個有焗爐的廚房,以及強健得足以頂住無能政府的無用施政的心臟。

評論人、前《字花》編輯李薇婷推介另一本有關疫病的書——布朗肖的《至高者》(The Most High)。小說設定於戰後鼠疫肆虐的法國,主角為一名在政府廳工作的確診員工,其居住地方整區被封鎖隔離,該區主要為低收入階級者。員工不認為自己患病,儘管他一直低燒不退,卻無其他鼠疫病患的病徵。《至高者》內充滿這個「病人」的不安與不滿,他與鄰居、醫生和看護展開對現况的辯論,不斷推敲何謂「病」,而「病」這回事如何與政府的國家機制合謀。李薇婷表示,作品突顯出權力如何控制社會:「員工開始質問制度至高法則是什麼,為何將他排除。不過諷刺的是他也是所住大廈中的『至高者』,因為政府安排政府廳的員工,才有資格接種最新研發出來的疫苗,其他人不能(惟他並未趕及接種)。」

「因為這場疫病,他才開始質疑曾經相信的最高法則、權力,甚至因未有接種疫苗,工作證沒有蓋上最新印章而被警察暴力對待。可是,當他在隔離區遭遇到罷工、示威、抗爭、反對政府制度時,他卻又很質疑這種做法,對這種破壞他曾經相信的order(秩序),不知為何感到很不舒服,陷入一種自我推翻之中。書中很多地方跟香港最新時態很相似。」她接道,這個「至高者」,為讀者展示了一場悖論,他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被充權的社會中,理應擁有至高的權,但他偏偏卻是至高的「無權者」。

◆假設以物易物換口罩的書:《疾病的隱喻》(Susan Sontag)

■無知與不解風俗 令鼠疫肆虐

疫症時需要的是?

米哈:「藥」。我們需要醫病的藥,也需要讓大家找到安全感與希望的「藥」,否則疫症陰影會蔓延,喚醒更多人性的黑暗面,慢慢人與人會失去互信。而更可怕的是,病,或許始終有藥醫,但人蠢無藥醫,當一個人的蠢可以將天災變成人禍時,我們最需要的是治好一個蠢人的「藥」。

作家米哈(何建宗,浸大人文及創作系研究助理教授)推介美國歷史學家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的《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當中關鍵詞是恐懼、無知、政治,以及人禍。米哈表示:「作品即使是歷史書籍,但讀起來更像小說,既寫過去,又像現在,甚至未來。」書中寫及1911年中國爆發的鼠疫,指出草原地區游牧民族早有一些神秘的風俗詮釋,認為遇到行動遲緩的動物,切記不可沾染;如果整窩土撥鼠看起來都是病的,社群必須立刻收起帳篷,轉到別處躲避厄運,此等流傳智慧有效防範土撥鼠傳染鼠疫。禁止移居東北的長期禁令瓦解,大群缺乏經驗的中國移民搬至,於完全不了解當地風俗的情况下,這些人利用陷阱捕捉生病或健康的動物,搶獵土撥鼠的毛皮,令鼠疫於哈爾濱市傳播,疫症更迅速沿着新築起的滿洲鐵路向外傳播。

◆假設以物易物換口罩的書:《通勝》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