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令人心惶惶,早前更證實病人糞便可帶病毒。為防病毒經馬桶傳播,有醫生即時提醒市民如廁後記緊掩蓋冲廁。除了掩蓋,馬桶冲水系統的設計及內壁塗層物料,也有可能影響病毒或細菌的散播,當中包括冲水時濺起的水霧多寡,以及坐廁的細菌量。
馬桶多年來不斷改進,近年流行的智能馬桶或廁板,更可以幫用家事後清洗身體,有助加強個人及家居衛生。在健康衛生的大前提下,究竟一個好馬桶,應該包含什麼元素?
事實上,早年已有專家引述研究指出,如廁後沒掩蓋冲廁,細菌或病毒會隨冲水時產生的氣流或水霧在空氣中飄散。美國Discovery節目How Dirty is Your Bathroom?Curiosity - World's Dirtiest Man,曾經做過相關實驗,節目中的細菌專家指廁所是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各種病菌的大本營,一個坐廁平均有3至5億個細菌細胞。他在節目中做了一個實驗,在沒有掩蓋冲廁的環境下,透過照射紫外線燈,畫面清楚看到水霧濺出飄揚,並落在不遠處的剃鬚刀及牙刷上。片末強調一個重點,就是「冲厠時要掩蓋」!
冲廁水顆粒 可飄浮空中數小時
香港科技大學也曾做過廁所細菌測試,結果顯示,冲廁時彈出的水顆粒粒徑是0.67到10微米,而一般病毒粒徑約0.001至0.005微米,意味冲廁濺出的水顆粒雖然很微小,但已能包含很多病毒或細菌。另外,水顆粒大小與其在空中「停留時間」亦有關係,10微米顆粒沉降到地面需數分鐘,但是3微米顆粒卻能飄浮空中2至3小時,換言之,更微小的顆粒在空中飄浮的時間可以更長。
以衛生為前提,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坐廁?
蓋板——緩降式減少接觸
坐廁蓋板可分為普通和緩降兩種,普通蓋板蓋上時要用手「扶住」,否則會瞬間墜降發出「嘭」一聲巨響。緩降式蓋板,能緩緩降下,不用「扶住」,減少接觸蓋板面積和時間,亦能降低聲浪。蓋板連坐圈出售,如需更換,要留意坐圈尺寸、固定螺絲距離,形狀跟坐廁是否配合。
冲水系統——漩渦式減少飛濺
坐廁設計不斷改進,冲水系統亦各有不同,新式系統採用的冲水方式,可減少噪音及降低濺水程度。東陶TOTO(香港)有限公司高級營業主任楊君煒說:「市面上坐廁的冲水方式主要分為直冲式和漩渦式兩種,直冲式為香港常見款式(圖一),是由不同大小圓孔出水,利用水的衝力將污物排走。優點是冲水力強,但相對用水多、冲水聲較大,較易濺起水花。」
楊君煒指漩渦式是相對較新的冲水方式(圖二),「出水口釋出的水流,沿坐廁內壁迴旋製造漩渦,部分款式在水封位置上(內壁底部)亦會出水製造漩渦,利用旋轉流水及向心力帶走污物。優點是濺水較少、冲水聲小、耗水量亦較少」。漩渦式坐廁一般比直冲式貴。此外,漩渦式冲水坐廁出水邊緣因沒有大小不同圓孔,清潔較容易 。
不同品牌的漩渦式冲水設計,包括出水口位置、大小及出水力略有不同,建議到品牌官方網站看相關影片介紹,判斷會否容易濺起水花,或向店員查詢。
值得一提,坐廁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冲水系統,水花或多或少會濺到蓋板上,需定期清潔。
坐廁塗層——光滑表層阻細菌積聚
坐廁通常以陶瓷製成,表面光滑,實際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鹹水雜質或污垢有可能藏於陶瓷孔內,令坐廁內壁變黃。一些品牌自家研發塗層塗於坐廁內壁上,增加陶瓷表面平滑度,減少污物細菌積聚,有些則聲稱塗層含氧化鋅,可殺死一些病菌。
如何清潔坐廁?楊君煒建議定期以中性清潔劑,用海綿或軟布清潔,「勿用硬物擦拭或用磨砂清潔劑,因有可能增加陶瓷『傷痕』,更易藏污垢」。
智能坐廁、蓋板——聰明除菌
近年也有人開始轉用智能坐廁,坐廁具備坐圈加溫、清洗身體裝置、水溫控制、自動除臭、暖風烘乾、自動開關板蓋和冲水等功能。一些款式的自動模式設定在自動冲廁後才關蓋,有些可選擇手動關蓋,坐廁亦會自動冲廁。
自動清洗噴嘴 電解水除菌
智能坐廁具備噴嘴清洗臀部及下身是一大賣點,但許多人擔心污水會濺到噴嘴上不衛生,其實噴嘴一般具自動清洗功能,有品牌更以電解水冲洗噴嘴,以及冲水後噴於坐廁內,達到除菌作用。
楊君煒表示:「透過電解作用,自來水可變成帶有殺菌作用的除菌水,電解水使用後約2小時,會還原為自來水,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除了電解水,部分智能坐廁內壁加入光觸媒釉面,透過紫外線照射,形成分解作用來除菌。」據該品牌的介紹資料稱,因應使用環境條件不一,隨着水質不同,除菌水效果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