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探索海岸線的隱世景點 秘道出發 逃離鬧市 走進避風塘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22日

【明報專訊】飄呀飄,「呀媽」快要上岸了。

銅鑼灣避風塘的水上天后廟飄盪半世紀,傳出最快年底就會移駕至岸上。

水上人把天后叫作「呀媽」,祈求祂保祐日子風調雨順,飄呀飄,不知娘娘可有留意對面的怡東酒店已然消失在綠幕中?

從這裏走到灣仔,今天是怎樣一彎海岸線?

不久前我們再走一遍維園,在疫情籠罩下到「城市之肺」放放風,偌大園地設置許多運動設施,近避風塘的一邊比較似返個公園,可以舒心閒蕩,今次跨過天橋,以避風塘為起點,由綠色路線轉一條藍色路線。

即使在周末,這邊海濱依然人影疏落。這次從「秘道」出發,從世貿中心鑽進停車場,像密室遊戲,一入去會有顏色醒目的指示牌一直提示往「午炮」的路,引人走進簡潔灰白隧道,短暫的刺激探險,盡頭見白光灑進一道樓梯,幼螺旋形狀的優雅扶手,往上穿出就擺脫銅鑼灣鬧市,船艇與波堤互相都靠得近,滿眼是親切水景。

偶爾盪來一隻駁艇靠岸兜客,除入廟拜神之外,還能選擇上堤壩。堤上連接遊艇會的一頭,樹長得青綠,像素淨美女頭上斜斜插上一支髮簪,工人張先生來到小散步,說在等海裏帆船比賽完結時回航,綁好船就收工,這堤雖似隱世景點,不過張先生知道是熱門日落打卡位,只是因疫情少了人。另一邊盡頭,只有一人靠在燈塔背後默默面向對岸,偷看一下原來在掃電話屏幕,如果我們不上來,他幾乎包場獨享寧靜海風,這樣即使無特別樂子都是樂事?

富豪玩樂之處閒人勿進,抬頭賞過遊艇會建築的漂亮流線,便向會展方向走,到新灣仔渡輪碼頭。2014年啟用的新碼頭,不玩懷舊漁港老把戲,外形丫叉交錯的設計以石牆樹為靈感,閘外是日式、台式飲品店,氣氛零落,不過走到頂層觀景台,是個可以盡覽海景的小公園。

和風閱讀

已退休的劉先生拿本《唐詩三百首》坐椅上吹着風細讀,看他一派隨意,其實看上這個地方並非隨便,「這裏不像中環那邊,天台好多都是酒吧」,他不是住附近,是黃大仙居民,見我前來搭訕拉起口罩蓋好口鼻,指指膝蓋做過手術的大疤痕,說獅子山爬不到多少,個個走去行山,他選在這裏避人潮,遊客都不認識這個公園,落雨可以遮、下層有廁所、面前是海景,一切剛好。

碼頭是政府發展灣仔海濱大計的一部分,目的是「展現香港的現代城市形象」,配合維港成為「象徵香港的海港:港人之港,活力之港」的規劃願景,不過這個公園的好倒跟如此宏圖給人相反的觀感,的的骰骰,中間花圃走熱帶風,種仙人掌加插幾個塗白車胎,矮矮的啡長椅呈波浪狀,設計點點古怪卻總不至於浮誇,繁華CBD裏小小可親,於是得到劉先生這對面海的街坊賞識。

釣魚客

如今會展擠擁人潮都退去了,走到金紫荊廣場,海旁只剩跑步、釣魚的人,漫畫人物模型比真人還多。問兩名釣魚客,他們不約而同覺得冷清並不可喜,人氣盛才好,其中一人更說來釣魚正因在放無薪假。不過與「聶風」一起看海野餐的三個東南亞姑娘很高興,說平時這些位置都有人在拍照,現在可以又躺又坐真棒。

未來地標沒有怡東酒店的純白格調,天后上了岸,海濱要變身「活力之港」,分域碼頭都即將拜拜。1月中有報道指政府將終止分域碼頭的租約,把這個昔日的海軍俱樂部收回發展。這個由軍人輔導會管理的地方門口貼上告示,表明非會員會「被拒絕服務」,不知是否報道曝光後更多人到場拍照,裏面的職員都嚴詞警告不得拍攝。

地下除了商店還有遊客中心,聽說那兒免費取閱的軍人輔導會出版香港旅遊小冊子雖年年出新版,內容仍一樣,好奇翻開Guide to Hong Kong 2020,看看有否更新:「文化表演」一項,推介去聽中樂團,「如果沒聽過中國樂器玩的音樂,會給你帶來驚喜」……難道傳說屬實?讓我來為它平反一下。小冊子設「香港特首」一欄,「香港現時的特首是林鄭月娥……一國兩制是在香港的獨特試驗:香港行資本主義,中國行共產主義。」最後一句,「反政府示威是平常事,我們建議行開啲。(Our best advice is to stay away.)」

文 // 曾曉玲

………………………………

不好走的海濱長廊 奇特的水上世界

近日有關城市和保育的大新聞,當數珍寶海鮮舫結業。不知是否「漂流」在海上的空間因此受到關注,不少城市研究者忽然也奔走相告,快去看看在銅鑼灣避風塘的另一艘小船,快要「上岸」的「三角天后廟」。由此想到,陳果的電影《三夫》,是啊,「離地」的,除了天橋和垂直空間,還有種種經船家接駁才能到達之地,也是種關乎海洋的城市觀察視角。

被遺忘的角落

多年來一直覺得從銅鑼灣消防局(天后)走到分域碼頭(灣仔)這段路很奇特,人們都期望維港海濱的路暢通好走,但這段路因為中環灣仔繞道等各種基建大興土木,絕不好走,但也因此多了被遺忘的角落。從消防局走至東區走廊下,有市民自發用木板搭出小橋,讓人走到原本無法到達的橋躉。不獨在這避風塘,香港各處都有這樣的接駁處、依岸而建的延伸空間、艇上風景、和艇家願意收十數元載你去的地方。那樣的「水上世界」一直在緩慢地消逝,正規得多的海濱長廊就是新一代認知的「海傍」,路是好走多了,但也過度「潔淨」了。

應更有深度的水上文化

想起電影《千言萬語》寫甘仔爭取水上人的權益,那個世界的一切,真應好好記一筆,也應在城市中留下痕迹。「避風塘文化」除了在賣辣蟹的餐廳以消費形式被記住外(近年還有重新開張的艇上餐廳),理應有更多層次的記錄與敘述,可成為現在海濱設計的文化內涵,兼容有深度的觀光設施。

但海濱的異質,也不獨避風塘和水上人的世界。像會展,除了大得讓人迷路和擠擁的記憶外,其實也是一頁近代香港史,這地方跟人的日常生活太抽離了,也應有潛質作為為「活動」而存在的non-place外,成為更親近大眾、看海的建築空間和公共文化的中心,可惜這十多年來它始終只是令人卻步的龐大巨物。

文 // 黃宇軒

Ways of Urbanist Seeing (51)

圖 // 黃宇軒

編輯 // 陳志暘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