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F:在虛無主義如瘟疫流行時

文章日期:2020年04月04日

【明報專訊】這段日子,由一城之災到全球流行病毒,人總有突然什麼都不相信,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虛無主義。當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這些時候就讀經典,那些不同文明間累積的智慧。近讀《薄伽梵歌》,一場在戰爭對決時,印度守護神毗濕奴轉生的黑天與朋友阿周那的對話。

黑天與阿周那的對話

《薄伽梵歌》出自《摩訶婆羅多》的23章到第40章,共18章,《摩訶婆羅多》如同其他文明的史詩,訴說一場大戰,戰爭結果未必是最重要的,戰爭中各英雄各主角因其立場、身分、人世間的牽絆各有選擇,矛盾叢生與最後的堅定心志都是激動人心的,而那些細微的心理轉折,也衍生了無數故事。《摩訶婆羅多》記述俱盧族和般度族在俱盧之野發生的一場大戰,換成今日的語言是宮鬥劇,堂兄弟間爭奪皇權(而確實這是拍成了電視劇,可找來一看)。《薄伽梵歌》記載的就是其中般度族中最勇敢的勇士阿周那心路轉變的歷程。

與親友敵對 寧可手無寸鐵

故事中,為黑天駕車的阿周那因見許多親戚、師長、朋友都在敵對陣營,突然決定不再參戰,他想不明白「殺死持國兒子們,我們有什麼快樂?殺死了這些罪人,我們也犯下了罪惡」。就算對方利令智昏,不把毁滅視為罪,不把謀害朋友視為惡,自己卻「寧可手無寸鐵,在戰鬥中不抵抗」,任由對方手持武器殺死自己,也不想自己成為同樣犯罪之人。《薄伽梵歌》就是黑天對阿周那的開導,薄伽梵是音譯,意謂尊者或者世尊,正是對黑天的尊稱。

做事不執著成果 是為優秀

看《薄伽梵歌》不必有什麼宗教取向,就當一些生命指導就好了,活在東方的語境裏,萬物齊一的概念一向扎根在文化中,貫徹黑天言論的「梵我一體」印度意識也容易理解。當中一開始,黑天就說到世上一切循迴往復,不應為常生或常死這些不可避免的事憂傷,也不應為已知的結果,或估計的苦樂、得失和失敗而不行動。黑天認為在這世上有兩種立足的方法,一是智慧瑜伽,一是行動瑜伽,前者有關入定與達到清淨,大家自己參透吧;後者黑天提出人生在世,無論哪個人,甚至沒有一剎那不行動,若可以從事行動而不執著,這樣的人是佼佼者。因為「優秀人物做這做那,其他人也做這做那,優秀人物樹立標準,世上的人遵循仿效」。

就是黑天自己,在三界中沒有必須做的事,也沒有應得而未得的事,但為了維持這個世界,他仍然從事行動,做應該做的事,但不執著行動成果。而沒有智慧、沒有信仰、自我懷疑的人,則會走向毁滅,因為此世、彼世和幸福,都不屬於自我懷疑者。

《薄伽梵歌》對如何行動不執著有不同的論述層面,而這樣一段時日,卻正是容易自我懷疑之時,無論是小至個人得失之心,或是一城的命運在膠着狀態時,到底是什麼人生最應該做,就算不執著結果而仍得繼續進行的,或許這正是最好的時機去思考。

文:方太初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