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中環挖一個洞起樓,聽上去似不可能任務,不過市建局做到了,這個洞還緊貼着嘉咸街露天街市來挖,分為三個地盤A、B、C,夾在中間的地盤B已成為長實新樓盤,起名倒是直接不繞口,就叫My Central。後面賣樓,前面賣魚蝦蟹蔬果鮮花,在此時此處的中環,蔚為奇觀。
高檔「嘉咸市集」
從嘉咸街上斜轉入結志街,My Central住宅高樓前,豎起「嘉咸市集」的招牌。「市集」是個流行的叫法,也許「街市」被嫌市井味太重,但用來形容這一帶的攤檔無疑比市集準確:檔口一個個沿橫街窄巷直線分佈,而非聚合成一片地方,是「當街當巷」做的生意。
市井街市生機
街市生機如藤蔓,在巷仔裏靠着建築物兩側立面延展,於是當下地盤A、C既是圍板,排檔的膠籃與紙皮箱就靠板而搭,花檔檔主把它當是盆栽的布景,放一列綠色植物;鋼架突出的螺旋頭,也有檔主用來掛膠袋。橫伸的結志街雖比嘉咸街、卑利街寬闊些,可是大卡車從地盤駛出駛入轉身都難,戴笠帽、頸掛毛巾的地盤阿姐,時時守在閘前指揮買菜的行人。
唯獨當中被地盤、樓盤、街市包圍的一個地帶,異常清靜。市建局在發展項目H18介紹,「由於街道上的露天小販市集為該區一種重要的地區特色,重建進行時將會盡量保留嘉咸街的街道氛圍」。項目中地盤A、B是住宅、C是酒店及辦公大樓,三個地盤的平台都留作商店,「其中特別預留地盤B的部分空間用作售賣新鮮食品,以加強項目與現有市集的協同作用」,這個「協同」實現出來,造就了這個奇特街景。
豪宅前方的「嘉咸市集」招牌之下,是與樓盤風格相同、特別「典雅大方」的兩排攤檔。面向結志街的幾檔,豬肉佬肉照剁、賣魚佬魚照撈;奇在背面幾檔,卻隱身樓盤之中。在結志街與My Central住宅之間,是劃為公共休憩空間的地帶,這公共空間與樓盤建成一體,由前排攤檔兩旁繞到背後,視覺上或覺得已進入住宅範圍,其實是大眾可以享用的地方。樓梯往上是個小公園,意想不到是往下走時,會發現凹進去藏着一條巷仔,仍是賣街市的鮮果鮮魚。
員工:「這裏是難民營」
這裏又算不算「街」市呢?其中一檔的員工開口便說「這裏是難民營」,當然不能當是貼切比喻,她意指比起外面街市,那裏人流稀少,除了魚檔有熟客特意來光顧,我們步入時亦與每檔檔主你眼望我眼。賣蔬果的華記事頭婆陳太擁有好幾個舖位,正好是巷仔一個、面向結志街有一個,隔一條街對面又是最大的主舖,她說沒料到巷仔建得很低,被兩旁花圃遮蓋,街坊不太會走進去,該舖位原打算向住宅樓下的食肆批發蔬果用,又因疫情打不響這個算盤,生意難做。
樓下街市有失身分?
這種角力,在重建項目是見怪不怪了。My Central樓盤廣告一貫sell The Centralians的優越感,廣告語「They say,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住在中環中心位置,就是擁有型和勁的身分,絲亳不提樓下是街市,媒體報道銷情時,又會倒過來擔心住近街市會否有衛生問題。與街市貼近地盤圍板的幾檔檔主傾談,水果檔敏姐說發展是應該的;電器雜貨的楊生說確是好大塵;說得最激動是一名花檔阿姐——也無意說自己的處境,她憤憤投訴政府的抗疫政策:沒規定租金關顧酒吧生意,竟然讓失業人士去領綜援……掛在口邊是「官商勾結」。背後那幢「我的中環」又點睇?「你知唔知佢一個單位賣幾多千萬?係畀我哋呢啲人住㗎咩?」河水不犯井水,她沒興趣多說。
「協同」計劃營造比高密度更緊密龐雜的城市環境,不過此際拉近彼此的是幾條平行線。回看市建局的宣傳文案,不論是2012年嘉咸市集活動,還是2018年幫助檔販火後重建,局方付出種種努力改善環境,不忘常提嘉咸街街市「雖然在重建項目範圍外,但……」互相保留一些冷漠與視而不見,彷彿如此才可並存於身貼身的距離。
開揚觀景 工人與起重機
乘扶手電梯上住宅底座的幾層平台,新開商店在試業,而平台設計不封閉,各層都有開放觀景部分,走到最出往外看,感覺開揚,卻不是海景、山景,是地盤裏不息的作業。高處看工人與起重機的移動軌迹,回心一想,這種視野僅屬期間限定,到完工之時,站在同一個露台,恐怕要與對面高樓裏的人面面相覷了?
文 // 曾曉玲
……………………………
嘉咸街轉型的「微型嘗試」
疫情期間在城市裏散步,說來也愧疚,實在抵不住誘惑。鬧市中原來最旺的地帶,如今人煙疏落,朋友甲說,「不知還有無機會像現在般,見到人少少的銅鑼灣」;朋友乙則說,「這是唯一可細看尖沙嘴的時候」。旅客減少99%,香港人湧向郊野,立竿見影的結果是,我們有了難得可容易一點觀察鬧市空間的機會,說來矛盾,當鬧市「不鬧」,才重新有被細看的機會。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中環和蘇豪一帶。在PMQ和大館相繼開幕營運,連同20年來的市區重建及士紳化,這一帶的混雜感已減少,但還是可不斷遇上在轉型狀態(transitional)中的環境,幾步路之間就是強烈對比,地盤一邊在建50層以上的天價住宅,營運數十年的鐵皮花檔跟它可以只有1.5米的距離。此際,嘉咸街街市與對外開放僅數月的My Central商場一帶的各種並置(juxtaposition),是都市轉型狀態的極致,曾曉玲在本版已寫出各種觀察了。
在這一帶觀察期間,我也遇上了另一種「轉型狀態」,在此特別記一筆。原來嘉咸街街市,有4名設計師一直在用鮮黃色的小排檔,自2018年秋開始經營,名為Oak Pop Up,實驗在這環境中售賣一些設計小物。他們的嘗試在一年半後結束了,上周日最後開張半天,真的巧合,於是我也在店子前待了良久。
pop-up「異形」 拓闊政治光譜
這pop-up「異形」般的存在,又是另一種「轉型」,讓好多本來完全沒機會的對話開展。附近排檔的小販可通過Oak聽到本不可能遇到的想法;而Oak用排檔的方法,也讓十年如一日的日常有了少許突變。一直覺得,這種適度的「突變」和促成不可能的對話,是經營社區的當權者應該不斷研究如何實踐的,如今都由許多民間的小實驗代行。Oak試過在這環境中義賣為「星火」籌款,也在店中悄悄放點跟社會運動相關的貼紙,戰戰兢兢地擴闊過四周的政治光譜。
可以預想,在嘉咸街大轉型的「大歷史」中,他們未必會被記下。但像他們那樣,只存在過一陣的空間和社區「微型嘗試」,在2010年代的香港非常多,加起來,是重要的一頁當代城市史。
Ways of Urbanist Seeing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