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人都是藝術家,不是一句口號。以下整理其他家居創作大法及例子,跟着試做吧。
先改名 後創作
作品名字及標題不一定是完成後才加上,亦能是一個起點。Ekkehard利用平日看到的詩歌或句子作為標題,再隨機派發予學生創作。圖為有關「牙痛」之作,學生近鏡拍下拳頭,經顏色處理後手指看似牙齒表面。(圖1)
拓印物品內部
我們對於物品的表面較熟知,內裏又如何?方法是把紙張鋪在物品或器皿的內部,用鉛筆輕掃。有學生拓印冰格,創作出有如抽象畫的作品。(圖2)
#一分鐘雕塑挑戰
內文提及的著名藝術家歐文.沃姆,近日正好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大展「一分鐘台北」。前年本港Art Basel「藝聚空間」部分亦有展出其「一分鐘雕塑」系列。參與者踏上擺放日常物件的展台,依照文字和繪畫指示,以異於往常的方式互動。可惜因應疫情,北美館決定此部分先由工作人員示範。不過藝術家為令大家都動身做,在網上發起「#一分鐘雕塑挑戰」活動,跟女兒拍片教大家重新創作The Discipline of Subjectivity(2000年),用身體上至下把4樣物品支撐在牆。(網址:www.facebook.com/taipeifinearts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