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探討人權 多元創作回應社會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01日

【明報專訊】藝術無用,不能當飯吃,不能抗疫。

藝術有用,快樂時跳舞,悲傷時聽音樂。

我們從藝術尋找安慰,也可透過藝術探討人權。

當前的香港社會,怎樣反映在這些作品中?

文:林喜兒

由Justice Centre Hong Kong舉辦的香港人權藝術獎已經踏入第六屆。近日剛公布了35件藝術品獲選入圍,得獎作品將於2020年5月12日公布,同時舉行展覽。香港人權藝術獎的評審採不記名形式,任何關於藝術家的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國籍、年齡和經驗,皆不會顯示,保持Justice Centre多元和包容的承諾。入圍作品有攝影、錄像、繪畫、裝置等,主題涉及少數族群、國家監控、外傭待遇,還有去年的反修例運動。

人權藝術獎 「反修例」作品多

展覽策展人黃嘉瀛稱這屆找到很多關於反修例運動的作品。「過往人權藝術獎好像只是藝術圈內的事,今年不只是參加的藝術家,也多了媒體關注。不得不承認一定是跟去年的反修例運動有關,甚至某些攝影作品,看上去感覺不似是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又或者不是利用專業器材拍攝,似乎是用手機快速捕捉。」

議題涵蓋新移民性小眾

作為策展人,黃嘉瀛提到不會偏重某些主題。「入圍的作品話題很廣泛,藝術界其實一向也有關注這些議題。不過去年的運動其實也連結了不少人權組織、少數族群、新移民和性小眾,現在有如打開了缺口,社會對metoo運動、兩地邊境也日益關注。」策展人的角色,就是如何呈現作品,帶出展覽主題,黃嘉瀛把起點放在2020年,因為背後是庚子年這個關鍵詞。

「展覽需要照顧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不論來自東西,我以庚子年去帶出這個展覽,中國傳統曆法中,每60年一個甲子,而每次來到庚子年,世界總有大事發生。今時今刻相信大家也體驗到世界的動盪,而且香港社會經過去年的社會運動,很多我們一直視而不見的問題已經浮現,以往發現這些問題時,可能是帶來衝突或不開心,可是如今很多人已有政治覺醒,因而也有多些機會探討和對話。來到新世代,雖然科技進步,但我們也知道是敵不過疫症、天災、氣候變化。如果我們一起處理這些問題,便可以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所以人權不是一個『offensive term』,在展覽中會看到它能提供一道橋樑。」

藝術反映時代 「啪」醒受眾

本身也是藝術家的黃嘉瀛 ,特別喜歡當中某些概念化,需要時間閱讀的作品,「Made for Export是件一家大小的兔仔瓷碟,不過當中有一個孔,因為其中一隻小兔被切下來,這個表達方法很有趣。另外 Wandering at the Sea是一個裝置作品,用抽象的手法去說自己與家庭的歷史,表達手法並不常見,需要時間閱讀。My Extra Special Auntie是一個二次創作,改寫了一本童書, 說的是家中工人姐姐的故事,一直以來關於香港工人姐姐的聲音很兩極,這個作品展示了同理心」。

在動盪的社會談藝術是否沒有意義,黃嘉瀛直言藝術可能真的沒有實際作用,「但在所有行動前,我們需要有很多啟蒙很多思考,需要『啪』的一聲才會醒。而且藝術作品一定反映時代,即使像讀書時期讀到的中國書畫,談到的竹林七賢怎樣避世,現在回看也有其時代背景,藝術是不能拒絕反映時代面貌」。

這次展覽同時也會透過網上平台供公眾欣賞,作品將以網上拍賣形式出售。拍賣投得收益,將全數投放於Justice Centre的非牟利工作。

香港人權藝術獎2020入圍作品展

日期:5月12日至6月6日

地點:歌德藝廊(香港藝術中心14/F)

節目查詢:bit.ly/2W77e8l

編輯/李東阳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