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札記:長者多願談死亡 隱瞞反惹不實臆測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04日

【明報專訊】誤解1:病人無法承受噩耗打擊?

若期望患者即時接受噩耗是有點不切實際。然而,只要給予時間、空間去消化,再加上家屬支持,大部分患者(尤其是長者)很快可調整過來。在香港,70%以上長者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患,他們對自身健康狀况有感覺;加上大都經歷過摯親好友離世,對於死亡,可謂心裏有數。前線經驗告知,長者較其他患者更願意討論死亡課題,並且態度更積極及正面。事實上,隱瞞病情不能阻止患者自行臆測。在缺乏病情資訊下,患者所想的往往比現實更糟,只是都放在心裏罷了!

誤解2:病人得悉病情後會拒絕治療?

大部分長者都經歷過摯親好友離世,或多或少對治療晚期病患有些想法,例如不欲在生命末段接受無必要的維生治療,或拒絕接受會造成身體嚴重不適的治療等。假如將之一概理解為「拒絕治療」,便會像和平叔的子女一樣,把焦點集中在疾病而非患病的父親身上,忽略長者的「選擇」。

較理想做法是先了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包括他們最關注什麼、最擔心什麼、是否有未圓心願,以及對治療照顧方案有無誤解等。只有透過充分了解、共同商討,才能訂出一個合乎他們選擇及意願的治療照顧方案。

給雙方時間空間 消化後再對話

面對家中的晚期病患者,不少家人不懂回應有關死亡的提問,又怕說錯話令患者情緒崩潰,更怕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結果在患者面前裝成「什麼事都沒有」,背後卻是淚流滿面。事實上,患者及家人同樣需要時間和空間消化病情信息、調整自己及思考如何與患者談論死亡相關話題,大家不必急於展開對話。討論前,家人先想一想什麼對你最重要?最希望在談話中讓自己和對方知道什麼?家人可預演一下患者不同反應及應對,但毋須過分憂慮。在未做好準備前,更重要是做好聆聽者角色,用同理心回應及身體語言跟患者溝通,例如眼神接觸、陪伴、輕撫、按摩及擁抱等,當患者感到家人的關懷及尊重,會更願意打開心扉分享自己想法,而不是迎合家人安排。

從新冠報道話題入手

即使長者與家人都預備好談論死亡,又該如何開口?相信是不少人的疑惑。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話題入手,例如近月新冠肺炎肆虐,短時間內奪走不少長者性命,我們可從報道救援、醫療物資不足的新聞中談起,以輕鬆語氣,帶出大家對生死及臨終治療的看法;也可從名人經歷與長者討論對維生治療的取向,例如染上新冠肺炎84歲著名建築師Michael McKinnell拒絕使用呼吸機,他在臨死前一天,將自己墳墓的設計,透過電話交託予正被隔離的妻子,長者會否認同他的選擇呢?除了談論死亡及治療取向,也可從中探討長者對身後事的想法,以及他對家人的囑咐等。

只要懂得把握,身邊有很多機會談到死亡,如果長者對死亡態度較開放,不妨直接討論各項安排,更可以藉着回顧過去人生的片段,肯定他們的成就、對家庭及社會的貢獻,表達對他們的感激。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