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東京愛的故事》新舊版看東京的變與不變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17日

【明報專訊】1991年經典日劇《東京愛的故事》捧紅了笑得很美的莉香和三上健一的長髮。

事隔29年新版本播出,引來舊劇迷一片謾罵,直呼毁掉莉香的女神形象,而且場景又未免太「昭和」。

我們找來熟知日劇的文化研究人歸納出新不如舊的四大原因。

不過,亦有新生代認為此劇並非為超越經典而拍,而是創造一個屬於令和的東京愛的故事。

原因一:新莉香毁掉舊莉香

《東京愛的故事》(下稱《東》)絕對是開啟富士電視台「月九」(周一晚上九時連續劇)日劇黃金時代先河的元老劇。據劇迷憶述,當年只要響起小田和正《愛情故事突然發生》歌曲,腦海馬上浮現莉香(鈴木保奈美飾)的燦爛笑容,耳邊彷彿聽到莉香重複喊着完治(織田裕二飾)做「丸子」的甜美聲線。而新版的莉香(石橋靜河飾),雖仍愛笑,仍然喊着「丸子」,但性格卻大不同。究竟新舊莉香有何不同?

1. 對愛情不夠認真

文化評論人張穎恒覺得,舊莉香即使會投入不同關係,但她在劇中說,每次戀愛都很認真,會傾盡所有。可是新莉香首集已很容易就離開上司,很快與別人發生性關係,感覺新莉香對戀愛不如舊莉香認真,讓看過舊版《東》的觀眾有說不出的違和感。

2. 道德觀念薄弱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一級導師陳仁川指出,雖然新舊劇同樣是女追男,但兩劇莉香的表達方式是相反。舊版莉香的經典對白「完治,我們來做愛吧!」新版亦有重現,但陳仁川指出分別在於舊版是二人做愛後一段時間,莉香才發現原來當時完治剛和里美分開;但新版卻是倒轉,莉美知道完治(伊藤健太郎飾)失戀,主動提出做愛。

3. 新版莉香太粗魯

陳仁川認為新版莉香的談吐和行為舉止粗魯,感覺不真摰、有機心,例如她雖說不喜歡別人說謊,但當被問及和部長的關係時卻支吾以對,道德層面上她是不需要被人喜愛的女主角。反而舊版莉香擁有真善美,為人設想和默默付出。

4. 女性地位提升

張穎恒說,新莉香被塑造為成功的獨立上班族,尤其第二集一眾同事下班後到居酒屋聯誼,莉香將一杯啤酒倒在男前輩頭上,很具象徵意義。他說,雖然新劇好看程度遠遜舊劇,但編劇將新時代的莉香塑造成更容易能決絕地完結關係的女性,並非舊版由始至終都由完治下決定,圍在完治身邊打轉,可以說新劇是擺脫了舊劇男性中心的意識形態。

新莉香更接近原著漫畫

1988年柴門文原著漫畫描述的莉香在非洲出世,11歲移居日本,故擁有活潑奔放的性格與愛情觀。當年不少評論指出,舊版日劇過於美化莉香,刪去漫畫中隨便和粗魯的性格,因此新版日劇的莉香其實更貼近原著。

張穎恒和陳仁川都直言沒有看過漫畫原著,事實上日劇迷亦未必會特意翻看漫畫,對觀眾來說,舊劇就是原型。看過舊劇,自然無法理解何以新莉香少了一份直率、深情與委屈,難免質疑選角有問題。

原因二:東京鐵塔太昭和?

有人評論新劇不是角色問題,而是這個時代還取景東京鐵塔會否太昭和了?不過,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日本研究、居東京12年多的駐日記者婁吉瓊卻說,時至今日,每每舉辦東京代表建築投票時,東京鐵塔仍是壓倒地勝利,非晴空塔可取代。「日本人(東京人)普遍都對東京鐵塔更有好感和親切感,加上鐵塔處於東京正中心位置,落在東京繁華之點,是大都市的象徵。」故此,婁吉瓊提到日本影視作品,談及青春便會拍攝涉谷原宿;浪漫或都市感則以東京鐵塔取景。

今年由日本名攝影師蜷川實花擔任導演的Netflix劇集《東京星夢》仍大量以東京鐵塔入鏡。陳仁川解釋東京鐵塔在日本人心目中有着希望和進步的象徵意義。東京鐵塔在1958年建成,主要用於傳送電視、電台等各種廣播信號。「鐵塔建成時,其實處於由電影蓬勃,進入現代化和電視的時代,一夜間很多東西變好了和進步了,所以鐵塔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希望,無論世事怎樣改變,鐵塔仍是他們的中心或向好的轉捩點。」

原因三:情節突兀

新劇時間設於2020年,卻又時不時予觀眾老套的奇怪感覺。由第一幕,完治從愛媛初到東京,乘搭旅遊巴時竟讚歎東京繁華夜景,不禁令人疑惑「現在是什麼年代?」陳仁川亦笑說,現在人人一機在手,完治不可能不知東京是什麼模樣。而且,新莉香的時裝很土氣,里美(石井杏奈飾)的衣著、談吐、表現、思想更停留在舊年代,令人感到時空穿插混亂。

張穎恒提及,新舊劇最大轉變必然是手機的作用,舊劇已有大哥大和固網電話等,月九劇中電話往往肩負着推進劇情的重要角色,舊《東》只有幾個場景,家居、公司或放工後去的地方,「某些場景當男生想找女主角的關鍵是,我打畀你或我唔打畀你,只要我錯過你的來電就好像會錯失了一段關係,而爛到不行的情節就是連電話都不打,就『日劇跑』」。新劇電話功能更多元化,包括里美雖然性格好像很溫馴,但其實會查三上(清原翔飾)的電話,而且會忟憎;會猶豫打不打信息;不是喜歡你,但仍然用電話和你保持聯絡等。

原因四:年輕人沒有憧憬?

陳仁川分析,電視劇成功的元素包括引起觀眾共鳴,同時要帶有現實中實踐不到的遐想或憧憬,例如舊版莉香是一個從外國回來的女生,思想前衛,她獨立自主與活潑個性,充滿個人魅力,為當年1991年的現實社會帶來衝擊。但同時莉香擁有日本女性那種默默承受的特質,不全然脫離日本文化框架,令人感覺身邊都會有一個像莉香的女性朋友,讓人期待和憨厚完治的日後發展。因此,陳仁川相信新劇最大敗筆是新版莉香令人失去了憧憬,新莉香的任性和自我中心,其實是時下日本社會被批評的性格。新劇強調莉香是東京出世的現代東京女性,突然會大癲大廢,在城市奔跑大叫,陳仁川指出這類情節在日本影視作品中常見多了,反映時下年輕人的迷惘與短視。

但香港小說家紅眼不認同陳仁川的說法,直指新劇反映不到現在迷失的一代,「完治仍然覺得去東京工作好威威,莉香覺得在東京發展一番事業就好好,是好過時的想法。現在應該是四個主角覺得厭倦東京生活,一起逃到輕井澤,組成四重奏才對」。

三個十年 日劇如何變?

回首1990年代,那段日劇全盛時期,單是富士電視台的月九時段就誕生過許多日劇經典,由1991年的《東京愛的故事》、《101次求婚》,到1993年《同一屋簷下》、1996年《悠長假期》、1997年《戀愛世紀》等。

30年過去,張穎恒將戀愛日劇內容大致分成三個時期,即1990年代經濟爆破前,大量上班族愛情故事,是觀眾在沉悶日常中的出口。千禧年曾出現一波純愛浪潮,包括《藉著雨點說愛你》(2005年)、《戀空》(2008年),隨着經濟爆破令穩定而緊密的人際關係分崩離析,這些純愛故事嘗試將兩個人的私密關係和世界滅亡對抗。

2010年的新戀愛題材,則擺脫虛構,找尋現實,電視劇出現大量奇形怪狀、無辦法正常談戀愛的主角,例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2015年)、《東京白日夢女》(2017年)等。張穎恒認為《東京白日夢女》表達出三個單身女生面對不太喜歡或不太理想的對象,如何透過反思尋找各自道路,已經脫離了舊日劇的虛構幻想。

近日大熱的《戀愛可以持續到天長地久》,張穎恒直言覺得故事性沒有太大創新,有評論指出如像舊時代回歸,例如重新演繹男主角冷酷的形象、鬥士般頑強的女主角性格等等,則是例外。

翻拍經典之難

翻拍經典從來都不容易,但陳仁川引用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1953年),被山田洋次翻拍為《東京家族》(2013年)做例子,證明舊戲加了現代元素還是可以成功。《東京家族》加入了3‧11大地震、小兒子做自由工作者等元素,自然融合劇情而不突兀。山田藉新戲同樣表現家庭關係的重要,在艱難時候家庭扶你一把,但同時加入對於這一代年輕人的同情,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無工開的生活逼迫。「新戲在向小津致敬,反映出父母年紀老邁擔心兒女,同時保留了山田的幽默特點,令電影有笑有淚,又有社會意義。」

文 // 彭麗芳

圖 // 網上圖片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