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歎息橋》的真相與抽離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22日

【明報專訊】有否試過跟情人吵架,跟好友經歷難忘時光,相隔一段時間,大家憶述出來的版本,記得的可以完全不同?ViuTV劇集《二月廿九》、《打天下》相繼贏得口碑,近日的《歎息橋》亦勢如破竹。《歎息橋》由林保怡監製及主演,另有周家怡、陳奐仁、衛詩雅、伍詠薇等,更遠赴比利時取景。劇集最引人入勝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敘事,各人各有心病。

《歎息橋》每集由不同人物的視點出發。首集由Thomas(林保怡飾)當主人翁,講述他跟青梅竹馬的好友Sammy(周家怡飾),合力打理餐廳。喜歡繪畫、個性較為自我的Thomas跟Joyce(衛詩雅飾)成為戀人,誰知女方背後另有隱瞞,Ken(陳奐仁飾)隨之登場。由於每集為不同角度,重複呈現人物經歷的同一事情,他們的對白、情緒、記憶亦有落差。第一有「剝洋葱」效果,步步揭開各人收藏的秘密。第二是可見人人均有自己一套「真相」,即使最親近的關係,亦未能完全「共享真相」。

抽離形成傳播「雜音」

劇情來得深刻,鏡頭(及美指)卻令筆者愛恨交纏。《歎息橋》繼承ViuTV舊作,視覺均為相對簡約。例如有場在茶餐廳,中間只有一張大圓桌,對正門口,形成非常對稱的視覺效果。香港哪有茶記中間只有一張大圓桌,而非用盡空間,就算有,都是劇組的心思選擇,以呈現工整效果。劇集出街後,網上有批評鏡頭及美指經營的「簡約天堂」,跟現實不符及追求一式一樣,反問「這就是香港嗎」。其實,任何創作者都可以呈現出他心中的任何地方,香港不一定要點點點。不過以說故事的取捨來說,例如Joyce那有如示範單位的家中場景,真的無生活感到令人很抽離,形成了一些傳播的「雜音」。反而Ken家的一塵不染,其實反映母親對他的壓迫,能猜其用意。

至於鏡頭,劇中用上大量景深(亦可塑造簡約)。例如講到Ken及友人去買禮物,鏡頭由遠拍到前景有兩堵木牆,夾着後景的人物,整個畫面都是木了,人物比例亦很小,還能雜亂嗎?這些鏡頭的心思不少,或亦是美感上的追求,然而出現得太頻密,再次會令人難以進入角色。如果真的想製造抽離效果,《歎息橋》用上打破「第四面牆」手法,角色突然向鏡頭說話,對觀眾提出一些東西,「逼」人思考更多,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於《斷了氣》做得高超。其實這個手法於《歎息橋》有其合理性,讓觀眾抽離或提醒一下眼前不是唯一真相。其他時間,不如讓觀眾入一入魂,喘一喘氣吧。

文:小東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