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學者 忠於自己 黎明:有勇氣被討厭是最美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18日

【明報專訊】黎明(Minnie Li)作為一名從上海來港的學者,流利的廣東話與標致的樣貌自然容易讓人注意,不過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她的敢言。面對香港社會愈趨兩極化,黎明有忐忑也有坦然,但依然堅守學者的志氣。

1. 你由內地到香港,覺得兩地做社會學研究有什麼分別?

最大分別是探討的議題有所不同,例如在香港研究反修例事件並沒有什麼顧慮,但在內地則要避免觸及。不過,在香港做研究其實也有另一種顧慮,例如香港的學術機構愈來愈公司化,這會影響學者是否研究一些小衆冷門的議題。

2. 當初為何決定留在香港?

我喜歡香港是因為這裏可以自由地表達,但近一年的空間愈來愈縮窄,連社會裏爭取自由的力量也不懂尊重自由與多元時,那最後能爭取到什麼樣的自由呢?

我覺得香港的自由與我認知的很不同,香港版本的自由有如香港的經濟政策那樣自由放任,而且像買賣般要付出成本。例如表達意見後或會受到排山倒海的反擊,若你有數十萬followers一起維護你,那些followers就是你的資本,言論自由好像可以買回來似的。若像我這樣的女權主義者,只有承受得起謾罵才能擁有言論自由。

我認為言論自由是不應被剝奪的基本人權,但要建築在一個基礎上,就是發表意見時要約束自己,不要人格謀殺或以誅心論去侵犯別人。

3. 怎樣看香港將來的研究環境?

其實反修例運動非常影響香港的學術環境,所說的不單是由上而下的審查與限制,也有從下而上的一些只問立場的批評,下而上可以是一種無實權的極權,影響力也很驚人。

4. 怎樣面對別人的攻擊?

我會視為一種挑戰,亦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過程能讓我體會自己怎樣成為一個自由的個體,是從一個微妙的角度去體驗個人層面的自由怎樣受到威脅,從而反映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5. 知識分子應怎樣面對兩極化的社會?

知識分子要懂得思辨,並表達不同聲音,要擔當教育的責任,並且不要忙着討好群眾,在二元分化的時候,take side很容易,反而忠於自己的學術與理念最困難。

6. 若香港的前景持續惡化,會否考慮往其他地方發展?

若香港繼續有實踐自由的空間,我就會繼續留下。

7. 作為社會學學者,對時裝潮流有什麼看法?

時裝是一個表達自己的媒介,令世界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區分自己何以與別不同。所以追趕潮流是有點弔詭,因為這是一種將自己同化的行為。初來香港時有人對我說穿某類型的衣服會有大陸feel,因此要穿香港風格的衣服來隱藏自己的背景,最好無聲無息地融入香港,但要完全與過去一刀了斷卻也不是一個真正的自己……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再關心別人怎樣看,現在只着眼於衣服是否漂亮或能否表達自己。

8. 你有沒有什麼必備單品或特別的個人喜好?

因為我喜歡短髮,所以喜歡戴不同耳環。耳環亦是一件最接近面部的配飾,因為我說話比較長氣,耳環可能有助我表達及引起別人注意。

9. 你認為什麼是美?

勇敢忠於自己,不怕主流社會規限,有勇氣被討厭的人是最美的。

10. 疫情對你有什麼影響?

最大影響是要網上教學,沒法直接接觸及關心學生。彼此互動減少,影響我們了解及創造知識。

■Profile

黎明(Minnie Li)

上海出生並成長,畢業於復旦大學,其後往香港中文大學深造。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講師,2018年加入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性別與性、中國社會、社會與文化,以及全球化等議題。

文: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