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無絕對好學習法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26日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語言學系副教授蕭慧婷說,懂得比較母語和外語的文法結構規律,對成年人學習英文等外語有一定幫助。她說中文動詞沒時態,令不少學英文的人懊惱。當明白兩者的結構差異,可避免把中文的邏輯照搬去理解英語。不過,這方法要求學生對英語字詞和文法有一定認識。「因有基礎才能分析,對兒童來說未必易掌握。」

她又強調,通曉規律並非唯一學習語文的途徑,舉例說2至3歲的小朋友懂得用流利母語說「我想食雪糕」,並不會知道句子中的文法結構和原則。她以中文為例,不少「言」字部首的中文字都和語言有關,但幼稚園學生所懂的字詞不多,根本難以理解當中關聯。她說無論是成人或孩子、英文或其他外語,長時間浸淫在語言環境也是有效的學習法。

此外蕭慧婷認為,學好英語,「多聽」很重要,例如多看韓劇的人可透過聆聽和看字幕去掌握簡單的韓語詞彙讀音。但單純看劇和電影成效未必大,因「識聽不代表識講」,要和真人對話才可掌握。

多聽多講 浸淫語言環境

另外,她解釋英語拼音對成人也有效,因了解讀音後較易對字詞有印象。「近年科技先進,透過網上字典等模擬發聲系統,可方便地得悉生字讀音。 國際音標雖是學習準確發音的方法,但因有一定難度,一般人未必有興趣去花時間研究。」她說世上並沒絕對好的學習法,多使用才是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