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海星 一條斷肢長新生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30日

【明報專訊】早前有人在西貢海邊拾海星,然後在社交平台展示「戰利品」,並介紹撈海星攻略及煮食方法;另有人在大埔街市將海星等海洋生物當作寵物售賣,此舉令人擔憂出現一窩蜂拾海星行為,製造生態災難。

一般人對海星這種海洋生物,都似熟悉但又陌生。其實,海星除了外形趣致獨特,身體構造也相當特別,斷肢可再生,甚至發展成另一枚海星,生命力頑強得令人肅然起敬,不應傷害牠們。

網上流傳一個有關海星的故事。老人在海灘留意到一名小童在岸邊來來回回跑,原來小童是把冲上岸的海星逐一放回水中,以免被太陽曬乾。老人於是對小童說:「岸邊有為數不少的海星,你的努力只會徒然。」小童回答:「至少我改變了其中幾隻海星的生命。」這小童對大自然生命的尊重,跟引言提到那個拾海星烹煮的人和售賣海星當寵物的商販,形成強烈的對比。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師邱倩婷對有人執拾海星煮食表示遺憾:「人類有很多食物選擇,毋須食海星,如大量捕食,海星數目很快便減少;加上部分海星是以動物屍體及有機物為食物,未必衛生,所以不建議食用。海星留給我們欣賞更好,我們要注意海洋生物的持續性。」

胃部伸出體外 消化獵物

海星的構造有很多令人難以想像的特點,單是斷肢再生,便令人嘖嘖稱奇。邱倩婷表示:「如果海星的觸手斷開或受傷,有能力再生,個別品種甚至由斷下的觸手重新生長,自我發展成為另一個獨立的生物個體。」她表示,斷肢再生的首要條件是海星本身要儲存足夠的營養,幾個月後,斷肢便有機會慢慢生長。海星不似人類般由中央大腦控制行動,只要有足夠營養儲備,即使一條斷肢亦有機會再生成另一個生命。如發現海星的觸手比例不平衡,例如部分觸手長得較大,其他的較細,牠們便可能仍處於再生的過程中,完成再生長期後,觸手的大小長度應該相若。

除了再生能力超乎想像,海星的胃部亦異於一般生物。牠們有兩個胃,一個為「心臟胃」(cardiac stomach),捕食時心臟胃可由口部伸出體外,包裏着獵物,再分泌酵素消化獵物。初步消化後便會把食物傳到「幽門胃」(pyloric stomach),下一步便再消化和吸收。不少海星是食肉動物,貝類、螺,以至其他動物屍體也是其糧食。「比如捕食青口或蜆時,海星先會以強而有力的觸手完全包裹獵物,然後拉開對方的殼,伸出胃部揳入殼與殼之間空隙,消化食物。」邱倩婷表示,她自己甚至見過海星捕食另一品種的海星。

觸手末端長眼睛 分辨光暗

海星的神奇之處還有其神經系統。即使沒有如人類的頭腦,海星仍可迅速行動,事關牠們複雜的神經系統連結了上皮細胞的感官系統,可感應到海中的環境,包括溫度及水中的化學物,也知道哪裏有獵物。另外,海星的眼睛生長於每條觸手的末端,雖然沒有如人類般的視覺能力,但能分辨光暗,發現食物時可靠光暗追捕。漁護署發言人指出,海星擺動其觸手及移動身體,依靠的不是肌肉,而是觸手上的水管系統(water vascular system)。海星篩孔般的骨板內連接一連串佈滿身體的管道,並連接到管足(tube feet),透過排走管道裏的水令管足收縮,移動身體。

按漁護署提供的資料,全球共有1906種海星,而香港記錄到的海星共有28種。漁護署發言人透露,本港有6種常見的海星,當中最常見為飛白楓海星(Archaster typicus)及斑砂海星(Luidia maculata),前者多於潮間帶(海水漲潮至最高位和退潮時退至最低位之間的海岸部分)出現,後者則於潮下帶(平均低潮至海底坡度陡增邊緣的海底地帶)的沙地都容易見到。邱倩婷補充:「飛白楓海星形狀有點似楓葉,有5隻觸手,多生於印度太平洋海域。斑砂海星擁有7至9條觸手,外表像蛇皮,體型大(觸手至中央可達20厘米),很搶眼,有時浮潛也會看到。」

晚間覓食 3至5月繁殖

海星一般屬於夜行動物,日間喜歡躲藏在沙或石縫內,夜晚才出動覓食,因此在夜晚比較容易發現海星的蹤影。3至5月是海星的繁殖季節,因此,牠們相較其他日子會更活躍。當遇到海星時,我們可以近距離欣賞及觀察,切勿手執觸手吊起海星,因為其身體頗為脆弱,容易受傷,更不應把海星帶回家中飼養,邱倩婷說:「見過有人拾起海星放到膠袋中帶回家,其實海星沒有足夠的食物,或者沒有適當的食物,會很容易死亡,而海星身體變乾時,更會發出臭味。」

海星故事中的男孩,告訴大家莫因善小而不為。若要為海星做點事,就不要到海邊執拾海星煮食,讓牠們留在海洋。

文:雙喆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