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懷恩與視障者「瞳行」 多感官行山 用心發掘自然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30日

【明報專訊】黃懷恩(Rebecca)嬌小玲瓏,聲音輕柔,卻曾在香港115公里山跑比賽中獲獎。她在2018年創辦強調「無義工」、健視與視障者均為參與者的山野組織,創立的原點是她在經歷自身最弱勢最無助時的反思。

Rebecca平日是白領儷人,假期變身成「TrailLight瞳行」搞手。走在這條同行路上,她說,自己才是最大的得益者,一面摸索瞳行的方向,一面學到更多新東西。

當大家合作做一件事時,我們的得着是什麼?這或者很難計算,因為中間牽涉太多人情世故,也有太多事情未必能即時理解和消化,就如用手去摸河水,沒撈到一勺,卻感覺到水流的清涼……這樣想來,Rebecca算很幸運,因為在創立瞳行這件事上,學到很多實實在在的聽得到摸得到嗅得到的東西。

「在碉堡,我們會聽到回音,以及空間感的碰撞。從炮台和植物,我們會摸到不同的觸感,有些葉子摸着似砂紙,『嚡澀澀』的樹葉有錫葉藤 ,摸落手毛茸茸的葉子有枇杷葉紫珠;芸香科(葉片有油囊)的植物有其獨特的芸香氣味。我們不是叫參加者吃樹葉,而是試飲一些中藥味道的飲料,例如廿四味,把味覺連繫回樹葉和大自然中。」

無義工組織 人人都是參與者

雖然這是個強調無義工的組織,不過她和導賞員本身都是義務的啊!Rebecca抱着一大疊資料給記者講解,還帶了一些可愛的眼罩給記者看。重甸甸的資料,講概念、路線設計、認識同行者的需要……資料有大量圖像和流程,但不要小覷它們,全都是她歷年山跑,體驗到身體的無助後重新站起來,摸索自己對大自然態度的紀錄。這疊資料可是她過去數年的人生縮影。

Rebecca介紹自己是80尾90頭的人,來自一個有父母和哥哥寵愛的家庭,也是工作狂。她說以前的自己不是工作就是在山上練跑,很勤力跑山,但她也坦白指出自己那時的問題——很傲氣,覺得下了這麼多工夫,就要在不同賽事上打卡和見到成績。山是什麼樣子,山有什麼東西, 她一概不管,最重要是追求速度和攀升高度。「後來經歷過弱勢,也在丈夫身上逐漸學會放下傲氣,用心去看山。我的改變是有故事的。」

健視、視障 1:1配對同行

瞳行的概念,是讓參與者一起探索和體驗,多於到某一登山柱打卡。活動每次約10人,配對健視和視障人士1對1同行,聽到配對視障人士,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可能是「好啊,我也來當義工!我的義工日記又多一瓣了」,但Rebecca會說「no」。「我們強調每人都是參加者,沒有義工的概念,要說義工嘛,就是我和區以駿,也是我先生,我的拍檔和主要導賞員。我們的概念是鼓勵視障朋友衝破自己,鼓勵他們視自己是社會一員。他們的經歷及生活,可以鼓勵健視的朋友,透過互相的感官分享,有更多得着。」區以駿是香港行山組織「山城縱走」兩個年輕創立人之一,這天他也孭着背包陪太太做訪問,訪問後二人就出發去行山。

沒有義工,那誰去照顧視障人士?二人異口同聲,分享以前一次不怎樣愉快的義工活動。「那時我們還沒有成立瞳行,我們認識了一些視障人士,他們說想去海灘玩,但那次去玩的結果,是我們忙了一天,自己感到沒趣味。他們也問:怎麼我們不是一起來玩的嗎?我們好想和你們玩啊!」這個「海灘的一天」,是Rebecca和丈夫不停執拾打點,一時管理視障人士的鞋和背包,一時放好食物和飯盒,諸如此類。但視障朋友卻表示,他們看不見,背包放在沙上還是放在墊上,有什麼分別?他們最想的是認識朋友,大家在海灘聊聊天吹吹風。「後來我們才學會,享受大自然是每一個人平等的權利,所以根據這個概念成立瞳行。」

因傷跌入人生谷底 改變行山態度

又如果,Rebecca沒有在2017年的毅行者中被「DQ」(取消資格),瞳行或者也不會出現。Rebecca說:「那次,我在毅行者的起步點被剪手帶DQ。」這正是Rebecca口中「改變的故事」。毅行者每個跑手也會有一條手帶,記錄到達每一個checkpoint。那次她被DQ是因為有腳傷,是因為跑山練習和熱身有不足之處積累勞損而成。

說起這故事她滿懷感觸:「那次剪手帶後我爆喊,返到屋企也喊了3個小時!為什麼哭成這樣?因為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大努力,得不到成果。」

DQ以後她在家休養了3個月。「這3個月是人生痛苦的經歷,在家休息,但連去洗手間也要拿着拐杖,入到洗手間後,也是站也站不到,那感覺好痛苦。一個非常熱愛跑步的人,很喜歡大自然的人,竟然行不到!」她眼有淚光,重複說:「那段經歷很痛苦!」猶如身體殘缺的經歷,令她更想回到大自然,更反思自己過往行山時追求打卡和速度的態度:「那之後,我跟自己說,要在大自然中幫助不同能力的人,讓他們也可接觸大自然。」

以觸覺、嗅覺行山 啟發健視山友

Rebecca設計的瞳行活動,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部分,早上約2小時是健視朋友訓練,下午才是一起行山。「基礎訓練包括互相學習領路法,需要2人1組,輪流蒙上雙眼帶領另一名拍檔完成一條簡單的路線,領路的拍檔要學習描述身邊的環境,然後嘗試靠着聆聽接收指示完成路線。到下午和視障人士一起行山時,視障人士會用觸覺和嗅覺行山,也給健視朋友帶來很大啟發。現今我們天天看手機,真的是看不到周圍的事物,視障朋友一聽到區以駿把聲,就會說感覺他很大隻,聽到我把聲就說我是很嬌小的,更有趣的是,他們說屈臣氏和萬寧是不同味道的。」

一次挫敗,竟然成全了健視和視障人士同行,而Rebecca仍在不斷蒐集視障生活和大自然生態的資料,也和丈夫一起上植物和大自然生態課程。她說瞳行會一直變化,例如加入地質和鳥聲導賞,豐富同行者的體驗。放下DQ的傷感,擦乾淚水,Rebecca最想說的是:「在瞳行中最大得着的人,我想就是搞手,即是我。我學習到新的東西,再放進活動中,這是瞳行帶給我的獎勵。」

■給香港的話

「生活進步需要互相學習,期望健視人士從視障人士身上,學會以視覺以外的方式理解周圍的事物。」

■Profile

黃懷恩(Rebecca)

「TrailLight瞳行」創辦人,平時為白領上班族,公餘愛行山及接觸大自然。曾在環大帽山越野跑(UTMT)的荃打火(TTF)賽程(115公里)獲女子壯年一組第2名,以及Garmin 100公里女子公開組第5名。2018年11月創立瞳行,強調沒有「義工」概念的傷健同行行山組織,以1對1方法配對健視和視障人士,一同參與免費山野活動體驗,以身體探索大自然,行程中設有「human library」環節,讓大家溝通了解對方的生活,未來計劃加入感受鳥聲和地質的活動。

文:朱一心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行山 視障 山跑 荃打火 瞳行 每日明報-人物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