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橙磚牆、綠窗框,充滿歐洲風味的小小招牌懸在門外,Books & Co.。束馬尾的女主角在裏面看店,半夜趕些小手工時睡着了,暖男設定的男主角推開門,走過充滿古舊氣息的書堆,默默坐下代為趕工,守護着喜歡的女孩。嘩,一時間得到劇集加持,書店受歡迎到不得了,門外甚至排起隊來。「有些朋友看了《二月廿九》,覺得好鬼浪漫。千祈唔好做(書店),浪漫好貴㗎,你可以用些錢去旅行去玩,還可以製造一些浪漫,自己搞是那麼困身,千祈唔好。」眼前人穿恤衫西褲,攜着個電腦袋,語氣精明幹練,正是老闆James。訪問裏,他突然就會接個電話,用一種商人友善而利落的口吻說着「合作愉快」,收線把手擱在雲石桌上,再回神來談他的書店。
橙磚綠窗 為書店化化妝
尖沙嘴樂道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書店關門了,人們說與其惋惜,不如珍惜。我到訪半山柏道這家常被旅遊雜誌稱為「香港最美書店」的英文二手書店,難得遇到作風低調的James,他另有份正職,不過因「禁全日堂食令」現身巡店。「現在剛剛好二十年了,經歷一段長時間,都有些感情。」似傾好一單生意般,他雙掌圓滿地拍一拍,算是緣分,答允受訪,「當有個紀錄吧」。
他曾經是書店的客仔,那時這裏叫Coffee.Book,創於2000年。「這兒是第一站」,他會在這裏吃個brunch,看看書,才出門上班或見朋友。直至四年後某天,他發現食物櫃已清空,店內在做清貨特賣,就像今次聽到Swindon關閉實體店一樣,這個書迷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看看有乜好嘢執」,「搵搵吓,都好多嘢可以買,咁,不如買晒佢啦。我坐下來想一會,找老闆說,喂老闆,我買幾本書你就畀個八折我,如果買晒又點呢?」接手後才知道,有人比他早一步開聲,不過他拍板拍得快。那是2007年。
裱起舊貌版畫 回味舊光景
我問起書店舊時模樣,James動身取來一幅裱起的版畫。「以前外面是很粗糙的,牆身斑駁不平,我覺得比現在還有feel。」許多人以為店外磚牆一直都在,那道「很raw」的橙牆卻鮮明地留在他的記憶中,「很簡單但很美」。不過大廈後來翻新將整片外牆鋪了淺灰細磚,他為還原那份風味,想到以橙磚蓋在灰磚上。窗的綠色是精粹,他說必定要保留,還有望向窗外巴士站,和對面那環繞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石牆,整道風景渾然天成。
「以前的書架矮一截,在上面疊滿書,把書架都疊到彎了,似個舊書攤,但格局是在的,像個沒上妝的漂亮女孩子,有她的輪廓、氣質。」他後來為書店化化妝,換上高身書架,換上藤織吊燈,也把廚房旁的一道石梯鋪上木板。樓梯通往最上方是後門,因為半山是階梯般的高低地形,後門一出又是平地。「條樓梯好正㗎,以前就算禁止上去,還是有人會爬梯打卡。」他看着那現在已被書山掩埋的一角回想。
接手前他視察過午飯時間的店內光景,坐滿學生,「全部女生坐得很casual,膝頭撞膝頭,迫少少都不介意」,這邊又住着中產,「太富貴又未必是客戶,另一邊落兩層是高街第三第二第一(街),愈來愈平民化」,「這邊理論上又是大學區,台灣也好、劍橋牛津也好,大學城一定有很多書店,看書的人就是學生、教授、老師」,但補充一句,「理論是錯的,反而學生看書少,這一着算錯了」。這邊還有不少在港工作租住於此的外籍人士,「所以all walks of life都有,是這樣一個社區」。
收的書有地區風味
「二手書店是被動的,它的供應商就是讀者,讀者光譜如果夠闊,收集到的書就很闊。」日常店務交給員工負責,不過偶爾回店的他都遇過編劇、作曲家來坐,又見到廚師落場來尋食譜、周末來訪的大學訪問學人。「浪漫些說,這裏像酒莊,店在一個地區,收的書就有那裏的水土與風味。」他愛囑咐店員收到書先不要拆,「等我回來望一望,我覺得裏面有一種信息,散開就會消失」。一打開,他見過興趣獨特的,是堆全部關於妖怪的書;見過題材很專門的,全是關於同性戀的書,又或關於基督教的書中夾一本反基督教的論著;又有介紹調各種酒的精裝書,很受歡迎,很快賣出。「有些是政治、歷史、經濟都有,裏面也必定有個視角,那個人總像在試尋些什麼,甚至自己也不為意,就如我搬屋翻出了某段時期看的書,也會想『乜我以前愛看這些書?』」
店內英文書仍佔大多數,不過漸漸中文書亦增多,他覺得除了與區內人口變化有關,還因中文書近年題材變得多樣、印刷質素提升。Swindon實體店關門,有評論說,我們常想像在香港生活的外國人愛看書就愛買新書,其實買二手小說更貼合他們的閱讀習慣,James亦不諱言「某程度是對的」,書店收過大量小說,然而這些小說未必購自香港的一手書店,「這就是香港了,一直以來很國際化,可能是菲律賓機場買來的,從澳洲、加拿大、美國、英國來的都有,來源是讀者從外地購來,令香港二手書存量不少。」所以對小說的需求不一定反映在本地英文一手書店的生意上,「二手書亦提供另一個選擇,因為買一本新書不便宜,如一本小說二百元左右,硬皮的約三百元,有些人因為閱讀量大,可用三分之一價錢買二手書,甚或幾十元看過棄掉也覺得沒所謂。」
兩本私藏 歷史分量重
說的可絕不是他帶來的兩本。訪問前我請James分享一兩本書,電腦袋中原來就是他的兩本「私藏」:The Manchuria Year Book 1931及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1922)。兩本皆是初版,前者是日本出版的「滿洲年報」,詳盡列出當地的行政架構、金銀銅礦藏、流通貨幣等資料,James說「你看畢這本書會抹汗,我想搶你的家,已比你更瞭如指掌,眉筆放在哪裏都知,你驚唔驚?」另一本作者是「孫逸仙」,是孫中山《建國方略》三部書中關於經濟的一部,亦是唯一先以英文發表的一部,「因為要向外國人集資,有些似現在的IPO prospectus(招股說明書)」,「我最impressed是孫中山寫的序,大意是他跟歐洲人說,現在打完仗(一戰)了,打仗時你的客人是軍人,軍靴、槍、子彈,源源不絕生產軍需品,和平後客人到哪裏去找?中國就是你的客人,我們一窮二白,很多東西要建設,你的產能若調整一下,為我們國家發展需要的產品,我們就是你將來的客人,係咪好sell呀?幾鬼正」。
年報購自日本、孫中山的書曾為外國圖書館的館藏,他說兩本書的歷史分量都很重,手上所翻那頁,那年代的人亦翻過,追求初版可以感受它們對時人發揮過影響力。「這些書不是天文數字的貴,但又很有深意。」
James談書不太講大學問,處處是他為書中尋得小趣味的開心。書店現名Books & Co.,既想向歐洲老書店致敬,co亦隱藏coffee之意,其實他也為書店取了個中文名「華洋書莊」,源自朱自清的故事,「中學人人都讀過〈背影〉,知道父親送他紫毛大衣,誰料大衣還有下集,你話幾過癮?」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讀到朱自清為到「琉璃廠華洋書莊」買《韋伯斯特大字典》,把大衣典當掉,一直為未能贖回而遺憾。
可做朋友 勿做書的奴隸
接手後他保留原初「咖啡店+書店」的設定,不過把定位從「咖啡店」再挪近「書店」一些,讓賣書的部分提升店舖收益,後來附近中學開始行夏令時間,「慢慢學生少了,學校小賣部又強化了,至高街又建好行人電梯,整個西營盤的租金大幅提升,蘇豪化後又有更多餐廳,食物更多選擇」。飲食收益變少,營商方向恰好符合形勢變化,讓書店存活至今。
租場拍攝邂逅大導
近年租場也能開拓收入來源,James說起在書店拍攝的影視作品,除了《二月廿九》裏的唯美曖昧,還有徐克懸疑作品、李心潔主演的《深海尋人》,「當初劇組接觸我時,我說徐大導拍武打片喎,咪將我呢度反轉?佢話唔係!今次徐大導改變戲路,拍文劇」。邂逅場景少不了,搞笑是戲中角色因一本攝影集相遇,後來真的有讀者來尋書,「擺明是道具啦!」除了談情戲,還有一種情節在這裏拍過:主角跑進書店,取出一本書,書中藏了些提示,他一看,懂了,立即跑出店外執行任務。James笑說:「那個shot是影張紙就走,對我來講梗係正啦,一兩個鐘冇所謂。」
對他而言,做書店的哲學是「要detached少少」,經營書店是為嗜好,他坦言不會投放過多心力在這門事業上,被書困住亦難做得長久。「我不是想講風涼說話」,他閒時也是常到訪其他書店的客人,有時看到苦惱的店主,也會感傷,「書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但不要做了書的奴隸,有些人會投放很多精神時間,不停整理書,這要很懂得平衡」。他不是文化界的圈中人,強調是個普通人,也會自嘲「偽文青」,「我的背景可能有些不同,但同樣不是名人或富翁,就算afford得起,亦好彩我能夠抽離一些才run得耐。那不止是錢的問題,錢可以要求低一點不賺那麼多,久而久之重要的是那份熱誠和能量,別太燃燒自己。我也見到經營者前仆後繼,唔做唔緊要,最緊要是你經營時有些樂趣」。
他有他的眼光。「書市做得好,互相有幫助。要做起這個行業,要有多一分想法。」書市層面很闊,從新書、二手書、舊書,到稀有古書,他認為隨年月過去,留下的書本會去蕪存菁,「香港華洋雜處,歷史會積存很多stock,有個說法是經歷兩三代後,這些stock就足夠形成一個市場,像倫敦有Charing Cross Road,一整條街是舊書,很多大城市有舊書街,日本也有。香港開埠百幾年,開始積存,這個二手市場還未顯現,舊書的市場,香港可以再做好些」。
然而James還是讓他的書店保持一份隨意,「我是販賣書香賺銅臭。我的工作處理很多生意、deals,是比較銅臭些,這裏呢,是我另一個休息的地方,回來時我就面對番自己,在那裏(職場)我就面對市場」。二十年了,他走進書店,這個地方仍是讓他那麼喜歡。有時他說書店是好朋友,有時說是他的家人,有時,他會說書店是自己的一部分。人與書店一起過日子,「現在經營書店不止為我自己,還有客人。曾經一對男女來到,逗留時很靜,走時才說,以前在這邊拍拖看看書,現在來回味一下。如果我把店關掉,就什麼都沒有了,可以咪keep住佢囉,我不知他們何時會回來,那麼好的事,為何不繼續?」
回想十三年前果斷拍板,「有時就是要有少少衝動,一諗就冇」。像極了愛情。「二十年來,做咁多年人,在香港還未找到第二個這樣的地方」,那能夠擁有書店的一刻,一定很開心了?他褪去一點點實際,聲音有種輕輕的甜蜜,「其實係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