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無腦? 溫柔放毒唔好恰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11日

【明報專訊】全球人類備受新冠疫情威脅,看似置身事外、在海中隨意漂浮的水母,估不到亦受波及。全球即棄口罩數量激增,棄置於海洋的口罩數目亦告急升,法國非牟利組織Opération Mer Propre(清潔海洋行動)警告,若情况持續,口罩將取代水母成為海洋中「翩翩起舞」的主角。

愛在海中起舞的水母,雖然無腦、無骨、不長眼,但某些品種發惡起來可不好惹,長長觸鬚「輕撫」你,輕則帶來刺痛,嚴重的會受傷,甚至奪命,絕對是溫柔殺手。

水母(Jellyfish,俗稱白鮓),是無脊椎動物,屬於刺胞動物門中的一類,在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海域活動。無論熱帶或溫帶、淺水或深水都有機會見到牠們。有海洋生物學家界定屬缽水母綱分類(Scyphozoa)的水母才算「真水母」,但亦有人把來自立方水母綱(Cubozoa)及十字水母綱(Staurozoa)的都包含在內。按國際生物多樣性資料庫(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 WoRMS)的資料,單計算「真水母」,全球有223個品種,若同時包括其他兩個綱,則有320種。

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指出,香港海域記錄到的水母共有6種,包括獅鬃水母(Cyanea nozakii)、巴布亞硝水母(Mastigias papua)、月水母(Aurelia aurita)、沙海蜇(Stomolophus meleagris)、夜光遊水母(Pelagia panopyra),以及暫未被香港海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記錄的端鞭水母(Acromitus flagellatus),當中以獅鬃水母、巴布亞硝水母及端鞭水母於香港海域最常見。

有毒「鬼水母」港常見 避之則吉

獅鬃水母擁有長而密的觸鬚,一般伸展量度可長至數呎,濃密如獅子鬃毛,因而得名;它屬有毒品種,被稱為ghost jellyfish,人類遇到這「鬼水母」避之則吉。巴布亞硝水母又名珍珠水母,身上有白點,且有明顯傘形外觀,傘的邊緣有觸鬚,屬沒有毒品種,即使被其觸鬚觸碰,也不會感到刺痛。

水母的身體結構跟人類甚至其他大部分海洋生物截然不同,牠們「無腦」、「無骨」,身體大部分由水構成,死後可以「無影無蹤」不帶走一片雲彩。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講師邱倩婷表示:「水母沒有腦,但擁有一套貫通全身的神經系統及神經節,以協調身體動作。水母同時具有原始的感官結構,可以感應光暗及重力,因此可以在水中定向。」牠們雖然「無腦」,但一樣「搵到食」,大多數水母通過觸鬚作為釣線或魚網般被動式狩獵,但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則會主動出擊,追捕目標獵物,透過觸鬚上的刺絲細胞(cnidoblasts)令獵物動彈不得。

感應光暗 水中定向「搵食」

邱倩婷補充,水母通常食肉,以浮游生物、甲殼類動物、魚卵和小魚為主要食糧。水母體積愈大,所需食物愈多。她特別指出,包括巴布亞硝水母的幾個品種,擁有特別的「食物庫」,身體組織中有共生藻類,營養的一部分來自藻類光合作用的產物,另一部分則來自捕獲的浮游生物。

水母「無腦」亦「無骨」,屬無脊椎動物,身軀猶如啫喱,頗為脆弱。不過,這不代表牠們「好蝦」,因為部分品種觸鬚具劇毒。漁護署發言人表示,部分水母觸鬚上的刺絲細胞含有毒素,若被有毒觸鬚刺中,輕則身體紅腫及痕癢,重則可致休克及肌肉痙攣,甚至死亡,但漁護署未有備存於本港海域被水母螫傷的個案數字。邱倩婷表示,若以香港海域出沒的水母而言,有毒性的獅鬃水母屬較危險品種,但水母不會主動襲擊人類,只是獅鬃水母的觸鬚在海洋中有時不易被發覺,而且夏天出現數目較多,游泳或潛水人士容易誤觸其身體,水母被刺激下才以觸鬚回應。

脆弱的水母甚至被質疑不懂游泳,只是一直隨波逐流,但邱倩婷指水母懂得游泳,牠們會通過傘形身軀的一縮一放,噴出腔體內的水,水流噴出產生的推力使牠們移動身體。不過,水母的確不是優秀的泳手,不會逆流而上,大多數時間隨水流移動,因此牠們被界定為浮游生物。亦因為這緣故,若持續出現向岸風(onshore wind),海岸旁邊會有較多水母聚集。

水母視乎品種,體內有75%至98%為水分,死後並變乾,實際上會消失,僅留下小量如蛋白質及結締組織。所以大部分水母根本沒有什麼可提供作為人類食材,我們常吃的可食用品種是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屬較大型的水母品種,直徑可達50厘米,甚至1米,經過保存處理後變成食材。

「無腦」、「無骨」亦沒有問題,水母可以繼續自由自在,在海洋中「發光發亮」。大部分水母都有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能力,例如櫛水母,而當中最具代表性應屬水螅水母品種的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因為幾名美籍和日籍科學家在其體內抽取「GFP綠色熒光蛋白」用於細胞及分子物理研究,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不過,現時仍未找到水母發光的確實原因,有可能是受到外來物刺激的自然反應,亦有可能是以光線驅趕敵人的自我保護方式。

充當海洋生物糧食 幼魚保護傘

水母在海洋中浮浮沉沉,似乎碌碌無為;不過,邱倩婷表示,水母在海洋生態擔起重要角色,「水母是不少海洋生物的食糧,相信佔海洋總生物質(biomass)的40%,魚及海龜都會食水母。另外,不少幼魚會躲在水母旁,以其觸鬚作保護,避免被其他生物獵食」。

半透明的水母在海洋中浮游,動作緩慢而婀娜多姿,若想繼續看到其優美泳姿,而不是看到棄置口罩漂浮,請戴好口罩的同時要妥善棄置。

文:雙喆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