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博士」岩岸普查 記生態變遷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25日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愛清涼賞水的山友最愛「緄邊遊」,即沿着岸邊而行。許天欣說他的研究團隊也將在9月展開「全港岩岸物種基線普查」,是香港第一個在岩岸做的普查。他的博士論文及博士後均研究沙蟹如何適應高溫,他認為我們若能掌握較多生態環境的基數,當面對岩岸或生活環境變遷或發展時,就更了解其影響。他鼓勵熱愛生態的年輕人加入生物或生態科學的行列,把握時機,因為近年香港人愈來愈關注生態環境。

許天欣(Tommy)最近的研究工作,是香港潮間帶熱能生態學,以及即將展開的「全港岩岸物種基線普查」,帶領團隊的是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韋念時 (Prof. Gray A. Williams)。這天記者到Tommy團隊工作的港大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採訪,因為早到了15分鐘,開門的學生帶記者到Tommy的實驗室位置時,見他正在埋頭看顯微鏡,背後是數箱田野調查用的工具,包括電鑽、GPS定位等,以及不遠處放在層架上的水鞋、行山鞋和手套,滿是黏着泥濘的痕迹。

科學家也得像山友,攀山涉水,刻苦耐勞?Tommy謙虛地說:「還好。經常要孭的有電鑽、框架、拉尺、腳架和相機,看你喝多少水,我通常會帶2公升,若偏遠,會帶少許食物,偶爾也要紮營過夜。」岩岸物種分別在冬天夏天普查一次,分港島南、大嶼山南和北、吐露港、西貢和東北共6個範圍,再在每個範圍定出4個區,每區分高中低6層不同潮間帶,以鋁框定位,數算每個框內生活的物種——但我們眼中一個螺頭可能不只是一個螺,裏面或許有很多其他「房客」,帶電鑽普查並不是要鑽貝殼,而是在不同層的石上加上記號。

Tommy看來黑黑實實,但以前卻是白淨青年,是慢慢捱出來。「小時比較靜,也沒怎樣行山;行山捱得是上大學後朋輩影響才練出來,大一接受做調查時的山野訓練,之後跟着一班愛觀鳥和大自然的同學,慢慢就曬得這麼黑!」以前的他,就是城市裏每天放學上校巴,校巴直送家門,點對點生活的孩子。

逐秒看蟹食泥 研究兩年

Tommy的研究離不開岸邊,但究竟什麼是潮間帶?什麼是岩岸?他離開顯微鏡借來椅子給記者,坐下來詳細解釋:潮間帶是潮汐大潮期的絕對高潮和絕對低潮之間露出的海岸,岩岸位於潮間帶之內,而潮間帶生物主要是無脊椎動物。「牠們的身體會隨外在溫度變化。蟹是潮間帶其中一種構成的物種,所以研究氣候暖化時會發現對牠們的影響很重要。我們發現有些物種較易抵抗高溫,牠們會有一系列行為或方法令自己降溫,不然會熱死!但另一些不能夠抵受高溫。我的同學Adrian在過去數星期,發現潮間帶的一種螺和青口大量死亡,回看7月的香港天氣,便發現有兩周很高溫。」Tommy未說完,記者搶問樣子像古生物的彈塗魚抵受高溫的情况又如何?他笑說「彈塗魚是脊椎動物呀」。

回看今年7月的香港天氣,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平均最高氣溫33.3℃,熱夜(指當天晚上最低溫在28℃或以上)更達21天。烈日當空,我們可以開冷氣,潮間帶的生物可以怎麼辦?Tommy現為港大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他可說是個「蟹博士」,因為2014至2016年的博士論文研究的便是蟹:「那是中型股窗蟹行為生態研究,包括移動模式、覓食和散熱行為。我在烏溪沙的潮間帶做,包括拍下股窗蟹去哪裏吃泥,如何找到『最好味的泥』?好食的地方牠們就會停留,我把拍下來的片段帶回實驗室,再逐秒逐秒看。」股窗蟹就是那種在沙灘上不停食泥的搞笑沙蟹,當你見沙上隆起一排二排小圓沙粒,就是牠們吐出來的沙。

問Tommy會否像電影中的科學家,逐秒看到股窗蟹有特別行為立即興奮到彈起,面前的「蟹博士」卻笑笑回答:「通常都無嘢發生!」真正的發現需長時間觀察,蟹食泥看了2年,透過統計模型,研究食泥的行為,再比較泥土分佈,他發現牠們不停撥泥入口時,也會吸水降溫。博士後的研究,他又發現沙蟹時常有「揮手」的動作,其實帶有輕微散熱功能,可令其體溫下降1℃內。

港人生態意識起步 盼更多人入行

Tommy鼓勵年輕人加入生態行列,但也說父母原來不大接受他棄醫投生物科研。「香港人對大自然生態的關心,正慢慢起步,社會各方面都需要生態人才,漁護署和NGO需要,顧問公司需要,科普教育也需要,也不是每個人都要落田野做科研,像我師兄馬昀祺就搞了『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他們還製作環保教育的桌遊,也有同學畢業去了畫生態繪本。」他又舉例說,現時出現掘蜆潮,但仍沒有關於掘蜆和生態相關的基數或調查,香港的確需要很多生態人才。

高中遇啓蒙老師 無悔投身科研

他把科研的世界說得這麼精彩,父母卻還是不大理解。「父母認為除非你做教授,不然我這樣做科研,不還是簽一年約或兩年約做項目,生活很浮動。我是家中獨子,父母見我入大學時成績很好,很想我讀醫。」他說,若不是高中時遇上兩位啟蒙老師,他可能走上工程師之路,因為平時他很愛電工小手作,然而兩位啟蒙老師的出現,令他大開眼界,擁抱夢想。

「高中時我發現了一本很好看的大自然生態書,有很多有趣的生物,接着我再去看另一本生態科學的書,更是精彩。」書一本接一本地看,大學選什麼科他已清楚不過。「我熱愛我現在的工作。覺得做科學研究的挑戰很大,每天都在problem solving,自己想方法去驗證,為我們這個地方解決問題。」

「蟹博士」接受訪問,看得出他的講解盡量淺白,讓讀者易明。他帶記者和攝記看實驗室內的小螺小蟹。香港雖小,但根據2016年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首次統整調查,本地海洋生物物種多達5943種 。因為香港地處熱帶(北回歸線以南),但冬季時亦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本地物種有熱帶也有溫帶,形成豐富而多元的岩岸生態。香港及東南亞此前均鮮有岩岸的物種基數普查,Tommy和團隊將要開展的「全港岩岸物種基線普查」教人期待。

訪問完結時,記者向他送上祝福,將來父母見到他的科研成績,會感到欣慰。「蟹博士」展露靦腆謙遜的表情說:「希望啦!」

■ 給香港的話

「炎夏時,香港岩岸上的小動物常會大量死亡,環境好轉便會迅速恢復。過去幾年,香港人面對前所未有的巨變,願我們像岩岸小動物一樣靈活應對。前方縱有赤紅烈日巨浪波濤,也絕不輕言放棄。千堆雪後,必有梅花撲鼻香。」

■Profile

許天欣:90後,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潮間帶動物的行為生態,主要研究潮間帶熱能生態學,了解高溫環境生物如何適應挑戰、變化或死亡。今年9月和團隊開展「全港岩岸物種基線普查」,估計需時約2年。積極參與公眾生態活動,擔任潮間帶生態導賞導師,講解香港豐富多樣的岩岸生態。平時熱愛行山,也愛做電子小手工,如為家裏種植的士多啤梨製作灑水感應器。

文:朱一心

編輯/劉家睿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物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