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食因緣:健脾活血 驅痰逐瘀防中風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31日

【明報專訊】中醫大致把中風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兩大類。「中經絡」者意識清醒,僅出現肢體活動或感覺障礙、口眼歪斜等,病情較輕。「中臟腑」者均有意識障礙或語言不利,甚至昏迷不醒,常伴隨中經絡時的肢體表現,病情較重。

根據2017年衛生防護中心的統計資料,以中風為主的腦血管病是本港第四大主要致命疾病,每年約有25,000人中風,當中約3000人因而離世,其餘患者可出現程度不一的後遺症或失能。中風的發生可以突如其來,但也可以是個有先兆的病理過程。如果長者能夠多了解自己身體狀况,及早做好養生,將可減低患病風險。

西醫把中風按病理分為腦出血(出血性中風)和腦梗塞(缺血性中風)兩類,臨牀以後者較常見,原因多為腦血栓、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疾病(如心房纖顫),與中醫按臨牀表現的分類方式有別。

痰濁阻經絡 可致半身不遂

中醫對於中風的成因和原理,不同學派各有主張,當中較常見於長者,而又較有中醫特色的說法,要數「痰」、「瘀」。

中醫「痰」的概念並非單指在呼吸道可被咳出的痰涎,而是指由於飲食水液的運化失常而形成,性質黏膩、重滯的病理產物,是個抽象概念。中醫認為痰為陰邪,無處不在,當痰滯在肺,可引起咳喘咯痰;痰濁上犯於頭,可見頭暈眼花;痰濁阻滯經絡,可導致身體活動障礙甚至半身不遂;痰蒙心竅可導致精神錯亂、意識模糊。

長者新陳代謝減慢,脾胃運化飲食及水液的能力逐步轉弱,加上活動減少,均容易形成痰濁。痰濁較多的人,身形通常較肥胖、口黏、動作不靈活、胸悶、多痰,舌診可見舌苔厚膩,脈診可見「滑脈」。

血運不暢致「瘀」 影響經脈臟腑

至於「瘀」是指體內血運不暢或血液停滯,影響經脈和臟腑的功能。瘀血的成因中醫認為可由於氣虛、氣滯、血寒、血熱等因素,或者是由於受傷、氣虛失攝或血熱妄行而造成出血,離經之血積存體內不消散而成為瘀血。長者常由於中氣不足、陽氣虧虛或缺乏活動,以致妨礙血液正常運行,產生瘀血。瘀阻於心,可見胸悶、心痛;瘀血攻心,可見狂躁不安;瘀阻腦絡,可見劇烈頭暈頭痛、肢體抽搐等。氣血瘀滯的長者,臨牀上可見面色黧黑無華、唇舌及指甲紫暗,舌診可見舌面或舌下有瘀點瘀斑,脈象可見細澀、沉弦或結代,提示血液運行受阻。

部分長者在中風之前或會出現「先兆中風」,西醫稱為「短暫性腦缺血(TIA)」,徵狀包括突然的肢體麻木或癱瘓、口齒不清、複視、單眼失明、無法維持平衡等,但徵狀可能僅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隨後可在24小時內完全消失,容易被忽視或誤認為正常的衰老退化。先兆中風的出現其實是個強烈警號,提示身體機能出現問題,需要及時處理,以免病情惡化而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預防中風,從中醫角度可循改善氣血運行及促進脾胃運化兩方面,減慢體能衰退,使氣血、經絡、飲食水液能相對有效代謝,避免痰、瘀等病理因素出現。臨牀常用中藥包括:健脾益氣的黨參、黃芪;祛濕的白朮、茯苓;行氣的陳皮、枳實;活血化瘀的當歸尾、丹參、田七;化痰的瓜蔞實、貝母等。視乎體質選取合適的組合和藥量,調理身體。

清淡飲食 運動養生

養生方面,為使氣血運行暢通,和保持理想的脾胃功能,飲食宜保持清淡。太甜、太肥膩、太多油的食物會妨礙消化,助濕生痰,且容易形成肥胖,長者應避免食用。此外,鼓勵長者「動起來」,養成運動習慣鍛煉身體,保持身心活躍,避免長時間坐、臥不動,不要終日百無聊賴,消極的打發日子。維持身心有積極的動力,可促進新陳代謝,鼓舞血氣運行,而且可以增進體能和使心情愉快,減少因氣血虛弱或氣滯血瘀而引起疾病的機率。由於中醫認為「經絡得溫則行,得寒則凝」,保持身體暖和,避免感受風冷或進食寒涼生冷食物,有助保養陽氣,減少出現經脈痹阻的問題。

有長期病患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長者來說,要減低中風的風險,不僅要把相關的指數控制好,更要積極地改善體質,調整生活形態和行為。輕症者應爭取避免長期仰賴治療手段維持健康,對重症者則期望穩定病情和減少併發症。即使長者年紀大,但只要積極做好養生調攝,身體機能也是可以得到可觀改善。

食療養生方面,針對痰濁的形成源於脾胃運化功能欠佳,血瘀的形成源於氣血虛弱兼運行不通暢,要減少痰阻、血瘀,便要健脾益氣和行氣活血。對體質相對平和的長者來說,選用材料亦應以平和為主,避免太溫燥或太破氣破血的藥物,以防傷津化熱或導致氣血損耗。

■黨參丹參黃芪白朮豬𦟌湯

材料:黨參15克、丹參15克、黃芪20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陳皮6克、豬𦟌適量

製法:豬𦟌切開洗淨汆水,其餘材料洗淨;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小時,調味後即可

功效:補氣活血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