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大牌檔:鬼懲罰壞人 人點解驚鬼?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06日

【明報專訊】農曆七月,街上有人燒衣,一些白花卻無處安放。街角陰影晃動,會使人心裏發毛。但人為何要怕鬼?鬼在人的想像中,又為何要擔當替天行道、懲罰壞人的角色?

人總做過壞事 疑心生暗鬼

為興趣摸進大學課堂旁聽,後來成為了鹽叔網友的阿寬姨姨,在農曆七月十四晚上沒有乖乖留在家,反而答應了奇怪網上邀約,在工程師兒子的幫忙下,她第一次進入Zoom 的異域。一開始,聲音畫面都有問題,記者更突然熄燈捧上香薰蠟燭露出詭異笑容問佢驚唔驚鬼。阿寬卻非常淡定,說她確信有鬼,但人鬼頻道不同,笑說現在驚人多過驚鬼啦,卻跟猝不及防的小記和鹽叔分享一個親身經歷……

寬:我嗰時讀中學,夜晚溫書,攤在沙發上。客廳對開,有排燈掣在走廊旁邊,半夜我好似見到有個影,白色衫㗎喎,面對住牆,貼住。我以為係傭人,我就問,桂姐係咪你啊?佢就話,你叫我啊小姐?我就覺得好奇怪,點解佢應我又唔轉身過來嘅?我就行去開燈囉,走埋去啪咗又無嘢。

潘:「佢」答你?!好恐怖!!!

鹽:(緊抱自己雙臂)

潘:你都好大膽,唔會話見到當唔知行開就算喎。

寬:我諗我好奇多過驚,要去求真。我聽過啲朋友講話,鬼怕人七分,人怕鬼三分,我後生唔驚,幾大就幾大囉,到𠵱家,可能以前受過佛教薰陶,我覺得如果見得到的話,佢都是來求助而已,我哋能力高過佢哋。

潘:會唔會係因為覺得自己行得正、企得正,佢哋唔會嚟害你呢?

寬:咩平生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我都無諗呢啲,不過我記得嗰陣做童軍,在鹽田梓夜晚一個人行出去睇星,都係幾恐怖㗎。好多星係好光,但個地方太空曠,得你一個人感覺係有啲恐懼。

鹽:咁你覺得點解人一般來說會驚鬼呢?存在都好,佢唔一定值得我哋驚嘛。

寬:唔知啊嘛,我們對unknown的東西都會有恐懼,去一個你未去過的地方,係咪都會有啲驚啊?我諗對鬼都係咁。或者係教育啦,從來聽到啲鬼古好恐怖,你做壞事,會有冤鬼尋仇,或多或少是學番嚟。坦白講,我哋個心有良知嘛,跌咗嗰啲唔講啦,一般人會知道一件事啱唔啱。我們或多或少都做過唔好的事,我都做過啦,去麥當勞,佢啲紙好用你都拿一疊走啦。到我後來學佛,才知有條戒叫「不予取」,不是你的東西、人哋無畀你,就唔可以拿。如果你唔清晰,咪會驚囉,你想像由細到大,真係可能會偷粒糖食、整蠱咗同學,咁咪疑心生暗鬼囉。

現實不公 信因果 平衡心理

即使做了虧心事,鬼的形色行事無人知係點,人為何會想像鬼是正義的判官,美少女戰士一般儆惡懲奸呢?唔可以專搞好人咩?阿寬猜想,或許跟傳統宗教(佛教)和教育有關,「講因果㗎嘛」。

鹽:你咁講,呢啲講法似乎由人創造出來,令你唔敢去做某啲事?又或者,會不會是想滿足我們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嗰種心理需求,正如你所講的因果。

寬:係咪宗教都係用來control?方便佢哋行事嘛。我哋係羊嚟咋嘛,大部分人無認知咪跟從囉。或者有好唔公義的事,人的能力範圍解決不到,現實得唔到公義,覺得唔公平,好失望,想求番個balance,係個安慰囉。我都愈來愈黑心,無辦法,真係要有個宣泄的地方。有些話我從來都無講過,即使到現在,我都講唔出口,我唔會講,但我都會希望,七月十四呢,佢哋會出嚟搞吓party。我唔會叫做報復,得番個平衡囉。

相信因果報應,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便是合理期望。對因果的思考,最近卻使阿寬非常痛苦,「啲人話,你哋𠵱家做埋啲咁嘅陰騭嘢,顧住收尾嗰兩年,實有報應。但我有時唔太敢講,當話有因果時,有冇考慮到我哋現在面對的一切已經是個果?」她舉例,問香港的情况為何發展至此,「有啲咩調查,起高鐵有諮詢文件要你哋畀意見,你有冇睇?我冇睇嘛。All these years,我哋冇參與過監察,太信任個政府了,或者大家忙於搵食。我承認,我懺悔,我覺得呢啲就係我哋嘅果」。因果邏輯將所有事情來由合理化,連對不公義的憤懣都似乎失去理由,「呢啲係我哋嘅果,唔代表我無憤怒,唔代表我接受嘛!但當我咁去睇事情,就等於我無憤怒嘅ground囉」。

鹽叔和我一時間無以應對,事後攝高枕頭時才想到寬解的話:孽報即使是咎由自取,可以嬲自己不爭氣,但它豈不同時也是推動身受其害的我們,嘗試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因?

活在當下 超脫因果觀念行善

阿寬留意到把話題拉遠了,體貼地主動歸納,總的來說,還是覺得對因果有恐懼是好事,比如怕坐監便不去偷東西,那是被恐懼引導行為,形容因果觀念對她來說就像另一套法律。

因果觀念可以規範人的偏差行為,同時也能鼓勵人行善積福。曾經學佛的阿寬以前頻繁地參加法會和做禪修,說有天叮一聲醒過來,覺得不再需要宗教,問禪師得唔得,禪師道,你話得就得。阿寬覺得對因果的執念可以是人學習行善最初的依據,讓人有動力心甘情願做好事,但有一天始終要超脫這概念行事。說起有次在緬甸,她買了多個橙給當地僧人,住持建議她親自供僧,說功德大些,她婉拒了,「做供養時唔係應該三輪體空嗎?無報施的人,無受益的人,無merit(功績)」。她對福報的想法是,能推動人行善也是好事,她即使做同樣的事,只是因為想做,「是『不能不』的感覺嘛」。她卻也退後一步說自己其實很自私,「人哋話你真係好心,我都話一比九十九,我99%幫人,都有1%補償緊自己。我細個遇到問題無人幫,𠵱家見到類似的人好慘,就飛身撲出去,呢個係滿足緊自己,以前無得到的,𠵱家補償番」。

鹽:講到尾,你信唔信因果,即係最後會有balance?雖然好多證據顯示無,但有些哲學家會講,焗住要信的。如果我們不信,哲學叫「德福一致」,即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會有惡報,就無乜做好人的動力。雖然你做道德的行為不為了有好回報,如果係,其實就不是道德的,但佢哋都覺得太誇張的德福不一致會令人完全崩潰,做不到道德行為。

寬:我認同㗎,我覺得要有一個方向囉。

潘:雖然你不為了好報而做好事,但都認同世界應該這樣運作?

寬:我諗係一個過程。心裏有一樣嘢畀你執實,引導你應該做什麼,比如我一開始學佛,一定有一些事引導你去接觸,可能係覺得好唔如意,那一刻攬住禾草都當是水泡的。Ok,學佛就去到行善積福、福有攸歸,我當時學佛做的善事就似開支票,慢慢成為了習慣,就等於我們背乘數表,背開咗你就識用喇。但去到一個點時,你真係要醒啊,你要知你唔可以將個means(手段)當成係個end(目的)。呢個係個技巧,不是個終極。我看見宗教裏面,好多人當這就成了,去做法會,去做義工,又去朝聖禪修。然後我睇吓你在現實生活中,邊一忽似教徒!令我好氣憤的。

潘:所以「福德一致」可能就是你形容的開始那一點?

鹽:康德的講法就是,那是做好人不得不有的預設。唐君毅都有講類似的事,如果不相信世界不停向好的方向發展,人好難捱下去,keep到自己做個好人。

寬:我同意的,但要進化。我𠵱家覺得,你要脫掉那層皮,呢個觀念。初初你靠揸住呢個觀念來到這裏,但應該在這裏倒過來,思考如何將那些theory apply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有人需要坐你就讓座,好簡單,唔係「我要做好事」。

潘:但為何不能繼續沉迷在這個觀念入面呢?

寬:什麼叫當下呢,here and now!我們的時間點線面,一分一分、一日一日過嘛。我們說無常,我點知我下一分鐘呼吸如何?不來就沒有了,講咁遠做咩?人哋需要什麼幫忙,你就去幫什麼忙,咁我就覺得好夠好夠了。

【後記】

好人有好報

訪談在晚上將近十一點完結,阿寬見夜,便搭的士回家,到家後向我們報平安。車費83大元,她拿出了100元唔使找,說想到的士大哥受疫情影響生意一定差了許多,自己還有一點能力,why not?她道謝說這一個半小時讓她紓解了一些鬱結,深深體會到生命如何影響生命,希望司機心情好一點,連鎖效應會如何接續,又好難估計喎。好人有好報,我們如此期許。

————————————

做好人的兩難

【明報專訊】信不信鬼神的存在,看似和做個好人無關。但想深一層,人類相信鬼神,可能反映到「做好人」的兩難。

要做好人,不是你做好事就可以。捐錢給遇到天災的地區,算是好事吧?但如果有個富豪只為贏得「慈善家」的美名,甚至因捐錢會有其他得益,才去捐這份錢,我們會說他是好人嗎?孟子談到人人皆有做好人的能力時,也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見到有小朋友掉進井中,想去救他,也不是因為認識他父母,或有好的名聲,而是真的想為他好去救他。

要做好人,不只行為要好,行事動機也要好。只有真的為他人着想,你才算得上是個好人。

壞人有好結果 好人難做

但這就會出現「好人難做」的情况。如果做好人必定是出於為他人着想的動機,那做好人跟自己利益真的無關,甚至常有損失。「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可說是人間常態。壞人行事只講求自己利益,物質生活過得比常為人着想的好人好,不是十分合理嗎?

哲學上來說,這是所謂「德福不一致」的問題:有德行的人,得到的福報跟他的德行不成比例;反而沒有德行的人,卻可以過着安好的生活。

看倌或會說:這不是世界的常態嗎?有什麼哲學問題?

問題就是,接受德福不一致是這世界的真相,但認知這事實後,還可有足夠動力做好人嗎?知道壞人常有好結果,好人卻不時慘淡收場,我們還能繼續做好人?

「德福一致」做好人先決條件?

這就帶到鬼神的問題了。鬼神是否存在,這裏先存而不論。但為什麼人需要相信有鬼神,就可能跟「好人難做」這問題有關。德國先哲康德說,能實踐道德,不得不先預設「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滅」,因為只有這樣,才覺得在死後世界上帝可以公正地裁決人的一生所做的好事壞事,德福才能一致,我們才「頂得住」,在這「好人無好報」的世界努力做個沒有回報的好人。

大儒唐君毅也說,良心雖是根擎天柱,但這根擎天柱也有撐不住的時候。面對世界多麼不公平,良心也不一定能撐下去。唐君毅覺得或只能相信「一切善終將實現」這個宏願,才能頂下去。但回頭一想,可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也是我們的救贖,讓我們可以寄望「壞人終有惡報,若然未報,只是時辰未到」。

如此,終歸人還是有向善的傾向。不然都不用為了「想」做好人,而相信鬼神存在,平衡一下心理,否則直接做壞人不更簡單?始終到了午夜夢迴,大家總有想過,如果那些壞人能有報應,你說多好。

文 // 潘曉彤、嚴振邦@好青年荼毒室

圖 // Alison Hui@a.h.inkpen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