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的兩難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06日

【明報專訊】信不信鬼神的存在,看似和做個好人無關。但想深一層,人類相信鬼神,可能反映到「做好人」的兩難。

要做好人,不是你做好事就可以。捐錢給遇到天災的地區,算是好事吧?但如果有個富豪只為贏得「慈善家」的美名,甚至因捐錢會有其他得益,才去捐這份錢,我們會說他是好人嗎?孟子談到人人皆有做好人的能力時,也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見到有小朋友掉進井中,想去救他,也不是因為認識他父母,或有好的名聲,而是真的想為他好去救他。

要做好人,不只行為要好,行事動機也要好。只有真的為他人着想,你才算得上是個好人。

壞人有好結果 好人難做

但這就會出現「好人難做」的情况。如果做好人必定是出於為他人着想的動機,那做好人跟自己利益真的無關,甚至常有損失。「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可說是人間常態。壞人行事只講求自己利益,物質生活過得比常為人着想的好人好,不是十分合理嗎?

哲學上來說,這是所謂「德福不一致」的問題:有德行的人,得到的福報跟他的德行不成比例;反而沒有德行的人,卻可以過着安好的生活。

看倌或會說:這不是世界的常態嗎?有什麼哲學問題?

問題就是,接受德福不一致是這世界的真相,但認知這事實後,還可有足夠動力做好人嗎?知道壞人常有好結果,好人卻不時慘淡收場,我們還能繼續做好人?

「德福一致」做好人先決條件?

這就帶到鬼神的問題了。鬼神是否存在,這裏先存而不論。但為什麼人需要相信有鬼神,就可能跟「好人難做」這問題有關。德國先哲康德說,能實踐道德,不得不先預設「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滅」,因為只有這樣,才覺得在死後世界上帝可以公正地裁決人的一生所做的好事壞事,德福才能一致,我們才「頂得住」,在這「好人無好報」的世界努力做個沒有回報的好人。

大儒唐君毅也說,良心雖是根擎天柱,但這根擎天柱也有撐不住的時候。面對世界多麼不公平,良心也不一定能撐下去。唐君毅覺得或只能相信「一切善終將實現」這個宏願,才能頂下去。但回頭一想,可能相信有鬼神的存在,也是我們的救贖,讓我們可以寄望「壞人終有惡報,若然未報,只是時辰未到」。

如此,終歸人還是有向善的傾向。不然都不用為了「想」做好人,而相信鬼神存在,平衡一下心理,否則直接做壞人不更簡單?始終到了午夜夢迴,大家總有想過,如果那些壞人能有報應,你說多好。

文 // 嚴振邦@好青年荼毒室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