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昌帶領「長龍」畫室 因材施教 孩子憑畫衝出國際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15日

【明報專訊】由建築師轉行當繪畫導師當然有點奇;小畫室開了23年,依舊是小畫室,導師依舊是他和同樣是建築系畢業的太太李翠芬,但更傳奇的是,輪候學生年年排長龍,多達500、600人!

畫家劉浩昌,擁有一頭藝術家似亂非亂的頭髮,為其外形勾畫出更多線條和色彩。回看劉sir的經歷,看他如何以豐富的觀察力和努力,走出一條突破的路,或者更能了解他所說的:人人潛能不同,因材施教。

少年的我們,面對成長的抉擇,曾經着迷的畫畫、摺紙或舞蹈,一下子都會放下了,因為再找不到繼續的理由。那些兒時畫個不休的公仔和圖畫,再畫下去不還是那個模樣?「很多家長都這樣問:劉sir,孩子升中了,怎樣令孩子保有那份畫畫的熱情?」劉浩昌(Henry)說着,他那有型有款的「整齊亂髮」披在臉旁。環顧Henry和太太創立的畫室,佈置簡樸,空間主要由白色的收納櫃和長枱組成。素描、水彩、油畫和水墨等都由二人親身教,畫室工具超多,分類整齊的畫具和長長的大畫桌前架起了一張未完成的水彩畫,是以歡快的黃色背景輕輕勾畫的肢體擺動連環動作,他解釋:「有學生說不懂畫跳舞的動作,我就畫給他看。」

建築師轉開畫室 學生屢獲獎

看Henry的繪畫作品,水彩、水墨、油畫和素描都有,分別畫了兩個兒子,也畫了父母,更多的是外國街頭寫生,感覺他愛用不同調子的黃色,他的水墨畫《維港夜》在色彩多姿的重重高樓中也有着猶如燈火通明活力充沛的黃。他說:「同一樣繪畫鬧市,有些學生會畫得很熱鬧,有些會畫得很細緻,門呀窗呀都看到,兩個都無錯,但你一定要知道,我們不可強迫一個喜歡線條的人,摒棄喜歡的東西。每人畫畫的切入點不同。」那做導師的應怎樣教呢?原來不僅因為孩子潛質和性格施教,也要建立他們的自信而施教:「其實孩子愛畫線條,畫呀畫,當參透了線條的竅妙、方向、點線面後,他就想有一些色彩的tone,然後我便會鼓勵他,不如試下顏色吧!孩子這時已有自信心去畫。」他以自己兩個兒子為例,大兒子畫畫一開始就去拿顏色畫呀畫,小兒子一開始就愛畫線條。

20多年,他看着一批又一批學生走過來。他的學生獲獎很多,而且是國際畫獎,也包括兩個兒子劉見之和劉禹之。讀者或許也記起2010年香港4歲小畫家劉見之,以一幅老虎畫作獲得捷克利迪策國際繪畫展玫瑰金章大獎,成為年齡最輕的中國小畫家。作為父親和老師,他說最重要是教小孩將自己的內心世界畫出來,慢慢才教授更多技巧,習畫避免死記硬背,例如每樣事物都如何由不同的幾何圖形組成。畫室剛開始時,大人小孩他都教,當時他還在當建築師,為豪宅和大公司打工,和太太二人收入不錯,但心裏紿終最愛畫畫,就嘗試在自家天台教畫,這樣試了3年,二人最後決定齊齊辭職開畫室。「初時我和太太拿積蓄出來預了最多捱一年,若不成功,就重新出來當則師,但半年我們已可以生存下去。」 後來他們不收成人學生,因為教大人挺失落,大人學生都是專業人士,不是趕項目就是出差,再不然就是子女考試,經常遲到早退兼請假,能來畫時又見他們未吃飯又或未開完會,他說:「還是教孩子有滿足感,看着他們進步!同樣是5、6歲的孩子,有些孩子對生活有很多觀察:同一條裙,有孩子會畫很多花和圖案,有些則只畫一個三角形,腳是兩支火柴,那你就知道這些小朋友弱在什麼地方。」

比賽遇挫折 學會應變享受挑戰

回想起30年前他的中學時代,家裏兄弟姊妹多,都睡碌架牀,他睡上格,畫都在上格牀畫,但中學時得獎的一幅畫卻在牛棚畫。「我被邀去深圳參加繪畫寫生比賽,早上有4小時作畫,我用了約2小時完成了一幅很滿意的水彩畫,正想落山交畫,卻下了一場驟雨,把我全身及畫作都弄濕,原本變化多端的水彩都給雨水洗掉了……」他說經常和學生分享當年心情,若只以「打波先嚟落雨」的心態來面對,是沒意思的,當時還有一個多小時才交畫,他觀察環境,見一牛棚便走進去,是避雨嗎?不是,是以素描繪畫母牛與子,畫紙得一張,他把雨水打得像花面貓的水彩畫反轉,以背頁寫生。這張畫後來獲得亞軍。「我也以此教導出外參加户外寫生的學生,要裝備自己,學會不同的創作媒體,不要亂,隨機應變,享受挑戰。其實這才是寫生比賽的真意思。」

他說小時候念的是左派小學,原本在元朗區,他快升中時學校搬回西環,當時找不到學校收他繼續學業,因為他不是英文學校學生。「我家住元朗,但不是原居民,父親做家庭工業,我們放學都要幫手做鏡子和穿膠花,包裝趕貨,父親哪肯讓我去西環上學,後來我入讀了屯門一家中學,當時屯門社區剛建成,什麼也是開荒牛,這家學校什麼banding也入不到,全班只有一個學生聽書,那就是我了,那時我跟自己說:『一定要努力讀書,離開這間學校。』」後來他成績很好,轉去一間不錯的英文中學,最好的成績是生物和美術,人人都以為他要念醫科,他卻入讀了港大的建築系,因為有一天,很喜歡他的生物老師對他說:「雖然你生物科成績好好,但我建議你讀建築系,這較適合你,醫生看病是見一個又一個的病人,但你的性格喜歡發揮創意。」原來老師察覺他的生物功課與別不同,當全班同學解剖老鼠,畫出如書中一樣的老鼠,Henry卻畫出頭側着躺在那裏的老鼠,這才是解剖後的形態觀察。到Henry大學一年級的繪畫課,老師叫他不用畫了,可以出來當助教,那是後話。

香港孩子畫作色彩豐 與環境有關?

一隻解剖用的老鼠引起Henry的觀察,我們望出窗外的陽光,也可能發現平時忽略的色彩。「2012年我們(Henry和太太成立的青少年兒童畫家培育基金舉辦了『香港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邀請外國評審來港。有評審就這樣說:『過去不明白為什麼香港孩子的畫,顏色是這樣豐富,又有一點神秘感,來到這城市四處走走,發現陽光和濕度跟東歐很不同,我們很早就天黑,你們陽光充沛濕度高,空氣中的水分折射出來的顏色很不同(小水珠增加了光的反射率,使顏色看起來更鮮艷)。Mr. Lau,我現在明白了!』」

「香港小朋友,自小就認識到中西文化知識和歷史,這裏有教堂也有很多的寺廟,這裏晚上可以落街吃雪糕,有和家人閒話祖先的故事。」Henry的學畫之路也是中西技巧和文化的融合。小學生時,他遇上內地來港的繪畫老師秦思佳,除了美術堂教畫,還在小息和放學時教他,課餘也親身教授,只收取象徵式學費;到他中學後,老師感到自己要教的已教了,就把他轉介給另一個水彩老師,之後水彩老師又感到要教的也教了,又把Henry轉介去另一個油畫老師……Henry今天回想起來也說:「這不就是我想說的因材施教!」不久前有天,Henry在街上遇上秦老師,老師熱情地握着他的手說:「在電視節目看到你得了國際大獎的消息,太高興了!」說着,老師激動得淚如雨下。傳授繪畫,師生之間的微妙關係,盡在不言中。

■給香港的話

「繪畫為觀者的好奇與畫者的想像帶來共鳴的渠道!創意就是敢於投放百萬個大膽假設,再延伸出千萬個可能,滿足無盡好奇的力量。若繪畫與創意能巧妙地合而為一,絕對是一顆能啟發心智思維,甚至推動世界創新發展的助燃器。」

■Profile

劉浩昌

1998年和太太李翠芬創立博藝堂繪畫創作室,畫室至今仍由二人親身任教,並無其他導師,只此一家。二人每年均帶領學生到外國參加國際畫展和寫生比賽,三奪「國際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比賽」榮譽大獎。2011年成立非牟利基金「青少年兒童畫家培育基金」,希望香港也能舉辦像法國的國際青少年現場繪畫比賽,雲集全球小畫家及評判,較技同時互相交流,培育小畫家成長。

文:朱一心

編輯:劉家睿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